吹笛子时舌头是怎么动的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1 18:39:14

(一个双舌加一个单舌“德”)。

三舌只能用这两种方法去吹奏。第一个音一定要用舌头的第个动作“德”,而不能用舌头的第二个动作“勒”去吹。否则就会违反舌头活动的规律,使舌头动作笨拙不灵活;并使两个音的力度倒置,破坏演奏效果等。只要大家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去体会,就会明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吹奏的道理。

在双舌和三舌的练习过程中,都应当注意下列几点:

1练习发音(不在笛子上练习时,要将两腮紧收,成为吹奏时的口形。这样练习对将来正式吹奏会有很多好处;

2.要保持小腹的控制和横隔膜的上托;

3.要使两个舌头动作的力度尽量相等,时值均匀,听起来好象“单舌”一样;

4.不要急于加快速度。

“双舌”与“三舌”的速度应比“双吐”与“三吐”稍慢一些,比“单吐”则快三分之二左有。

吹笛子时舌头是怎么动的,(9)

三、笛子的花苦技巧

“花舌”(以“*”符号标示)用途很广,是必不可缺少的演奏技巧之一。

它适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在一首乐曲中不宜过多地使用,不然会使听众感到烦杂吵闹。使用得恰当,就能有力地表现出乐曲的强弱对比和火热欢快的效果。花舌是通过舌头在目腔内的飞速颤动,使笛音产生一种快速的碎音效果。它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犹如急风骤雨,具有强烈的气势;但也能奏得好似涓涓溪水,欢快流畅。前者容易达到,后者却很吃功夫。

花舌主要是舌尖的动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以本能地连续发出“得儿……”的声音,如果能这样,掌握“花舌”这一技巧就比较容易,否则要困难花舌正确发音的舌头动作应该是:首先保持住吹奏笛子时的形,然后将舌尖顶住上颍的前沿(距离上牙根很近的地方)有力地迅速颤动,使口腔连续发出“吐噜……”的碎詟,这就是花舌。

练习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论在不在笛子上练刁,都要保持正确的吹奏国形;

2.不管原先会不会打“得儿……”,都要严格地去练小“吐噜……”的正确发音。因为打“得儿”时,舌尖是向上卷收的,而发“吐噜”时,舌尖基本上是平伸的;

3.有人认为“花舌”的发音是“嘟噜”,我感到这不太恰当。因为发“嘟”音时,舌尖有向后收缩的倾向,使舌尖不太容易颤动起来,用“吐噜”就容易得多。

练习过程中,还要随时注意加强小腹(丹田)的控制,使气息集中地向外冲,以推动舌尖的颤动。可先在笛子的中音区练长音:逐渐转向高音区,最后再练习低音区(56了)。开始练习时,会感到

舌头发木发疼、干、两腮酸麻,初学者不要畏惧这一点。如果实在累了,可适当休息一会。但仍应顽强、刻苦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加强自己口腔和舌头的耐久力。

四、笛子的喉音技巧

“喉音”也可以称之为“喉舌”(以“”符号标示)。运用“喉音”不但能增添笛子的音量,丰富笛子的演奏气勢,而且还能给听众一种边吹边唱的感觉,格外雄厚有力。

“喉音”和“花舌”截然不同。花舌是通过舌头的迅速颤动使笛子产生一种碎音效果。喉音可以使笛声不产生碎音效果,而音量却比花舌增大,它更能表现激擄,昂扬的情绪。

练习时,两腮往里收,保持吹奏时的口形,然后将舌头往后收,下颚向下扩张。与此同时,用小腹收缩的压力和横隔膜的上托,使气息猛烈地向外冲出。当气息外冲经至喉头(小舌头处)时,震动喉头而发出“吼”(hou)的声音。用这种方法去耿笛子,把喉头的“吼吼……”响声,与笛音揉合在一起,就是“喉音”,在练习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吹累了就休息一会,不可拚命死练。因为这一技巧在初练习吋,往往会引起头昏跟花,喉头干燥发疼,如果只是苦练,而不注意适当休息,就会对身体带来不舒适的感觉。

喉音可以演奏某些乐曲中完整的乐段,也可以与其它技巧交替使用,但一定要集中一些,不要零敲碎打地使用。如果这里吹小节,那里又吹一小节,零零散散,不但给听众留不下深刻印象,而且会给听众种烦杂、眇闹的感觉。

喉音不但能表现激愤、昂扬的情绪,也可以表现深情、淳厚的感情。现举两个例子,供大家练习时参考。

吹笛子时舌头是怎么动的,(10)

这一段乐曲,如果我们不用“喉音”南用“花舌”去吹奏,就会大大减色。

吹笛子时舌头是怎么动的,(11)

上面二例虽然在乐曲的情绪和风格上绝然不同,但采用了同样的演奏技巧喉音)效果都很好。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