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江晚报》报道,7月1日,衢州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收到了校领导颁发的 红十字救护员证 。据悉,这是这届高三学子在高一时通过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获得的。当时因学生们还未满18周岁,所以证书到毕业典礼上才发给他们。
近年来,学生的意外伤亡事故频频发生,溺水、触电、运动猝死援救不及时导致悲剧发生,常常见诸媒体报道。
救人如救火。然而,除了医护人员外,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公众并不具有最基本的急救技能。相比发达国家30%至40%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我国急救技能不到1%的普及比例。与之相对应,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仅有1%至2%,发达国家可以达到40%甚至50%,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人缺乏急救技能。
基于这样的严峻现状,这几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推进在全社会特别是大中学生群体中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层面已经付诸行动。去年7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知识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重视生命教育,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已经是社会共识,但囿于诸多因素限制,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发力。在这方面,衢州高级中学无疑走在了前头。
据悉,衢州高级中学2017年就开始将急救知识纳入课堂,成为与学分挂钩的选修课,每个学生要经过18个课时的培训方能参加考试,所有的考试都过关后才能拿到救护员证,考试不过关的学生原则上都要求补考。截至目前,学校所有学生都具备现场急救的技能。诚然,各个学校都会多多少少让学生知道一点急救常识,但上升到让每个学生达到操作能力的全日制高中并不多见。
得益于该校生命教育的大力普及推行,还曾经造就了一段佳话。今年初,《钱江晚报》曾报道了衢州高级中学高一学生杨子铖亲手救活爷爷的暖闻。一老人溺水被行人救上岸后,16岁的少年杨子铖听闻有人溺水,扒开人群前去施救,发现溺水者竟然是自己的爷爷。杨子铖用学校里学到的心肺复苏加人工呼吸技术,挽回了爷爷的生命。事后,专业人士评价 杨子铖及时正确规范的急救为救回老人赢得了抢救时间,这次急救可打95分。
无巧不成书。这件事之所以获得公众关注,除了少年见义勇为之外,更在于 巧合 背后蕴藏着的必然。事发仓促,如果不是全体学生都具备随时参与急救的能力,16岁的少年能做出如此专业的急救吗?
多一人会急救,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从娃娃抓起,让急救知识走进校园,国民的急救技能普及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现实。学校的急救教育做到位了,关键时刻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来源:衢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