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怎么给孩子立规矩,怎样给小学生立规矩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2 01:51:07

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所以,一味地纵容,觉得“只要他喜欢就好”、“孩子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规矩长大了孩子自然就懂”……

如果你让孩子以为地球总是围绕他转的,或总是让他觉得自己的任何要求都应该被满足,这对于孩子来说百害而无一益。被宠溺的孩子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同样也习惯于把所有的错误都推脱给别人。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身为“资深”妈妈的小艾,最近越来越意识到,她的5岁儿子珂珂有点被惯坏了,而孩子被惯坏的原她也知道:珂珂上幼儿园的时候,小艾一边在读在职研究生,一边还要照顾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课业、工作、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她整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避免珂珂发脾气,能够乖乖地不给她制造麻烦,她开始满足珂珂的任何愿望。但是,让小艾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如此,珂珂还是经常失控。“在商场里,他一定要买自己看中的小汽车,否则就席地而坐又哭又叫。在家里,饭菜不合他口,要给他单独做饭。”珂珂被宠坏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小艾觉得自己应该对此负责。她说:“我现在认识到,我当时不应该总是满足他的要求,可是我当时实在是太累了,我只是不想让自己发疯。”

当反思起“孩子为什么被惯坏了”这个问题时,父母总是有各种各样善意的理由—我们只是想让孩子高兴,想给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我们不想让孩子哭闹,想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爱他。父母想开开心心地逛商店、下馆子,能省事就省事。大多数父母应该都觉得,面对孩子的要求时,让步比拒绝容易得多。而且,许多父母会在没能陪伴孩子的时候感到歉疚,不管是因为工作还是其他事务,他们会觉得对不起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一天只有一小段时间可以跟孩子在一起,你肯定不希望毁了这段和孩子相处的宝贵时间,于是很容易对孩子有求必应。

偶尔给孩子买个小玩具,带孩子去动物园玩,这些本身都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是在孩子的不断要求之下,或总是以某条件为前提才这么做,那么,这就存在惯坏孩子的风险。

小学怎么给孩子立规矩,怎样给小学生立规矩(1)

01“爱孩子” 和 “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其实,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一般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后者则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听起来很拗口,但理解起来却不难:“比如牧牛场,周围用铁栅栏起来,牛在栅里吃草喝水,东奔西跑,这叫做活泼,放牛人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栅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不出栅,这就是规矩;如果在栅里,却不准它吃草喝水,或是东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给孩子的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与懒惰,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与教养,那这种爱就是贻害无穷的。

相反,如果我们给孩子立的规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让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和扼*,那么这种规矩就是毫无意义的。毕竟家的本质是内心的归宿,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儿和同理心。

小学怎么给孩子立规矩,怎样给小学生立规矩(2)

对孩子立规矩,父母这三点原则不能忽视

1、不能惯

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啊!”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听你的原则,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只玩10分钟手机,但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又多玩了10分钟。

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2、有的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的及。

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3、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

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小学怎么给孩子立规矩,怎样给小学生立规矩(3)

这四条规矩必须从小养成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有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不对的!”然后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将来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3、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很多父母认为这没什么,其实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让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善解人意。

4、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 ,有时候孩子做错事,孩子一哭家长就原谅,长期如此就会让孩子觉得,我犯错也没关系。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不受控。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丰富、自主的童年,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善良且知道感恩的人。让孩子懂得提出合理的要求而不单是事事满足,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全然的爱而不至于被惯坏,掌握爱的尺度与平衡,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反复思考的命题。


搜索微信号 13027279630 进“父母世界-学习群”,和2000妈妈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交流育儿心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