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练,也缺乏收集作文素材的习惯,作文时,学生往往兴味索然。只有体验生活,学生才能从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切感人。
我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前,先让学生去到田野,去到树林,去到花园,去到大自然中感受植物的美丽,让学生观察他们平时常见的花草树木,寻找大自然的生机,抬起头弯下腰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的美,找到它们的特点,将这些作为写作的素材。我还让学生带上纸和笔去写生,一边观察一边画下来,画好之后做成一张“植物记录卡”,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去裁剪设计卡片。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既能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成长,又能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兴趣、开发思维,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年级的学生不应该过多地与他们讲授作文理论,要知道生活之花是常艳的。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让信息化资源与生活相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和学生多边互动,把课堂融入生活,融入信息化,使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促进教师和学生多边互动,那正是“情境”所在。所以我们更应该将它利用好,让孩子们在信息化的教学中思维空间得到更大的发展。
我在教学作文主题《一次难忘的经历》时,利用多媒体等相关资源,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合作真快乐》。我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曾经与别人合作过什么,有什么感受,和独自完成有什么不同?就这样,我与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一同悟到了道理,同时也获得了写作的题材,让学生不怕说也不怕写。因此,让教学贴近了生活,学生体会文章的意蕴,就有了依托。也让学生成为了“学”的主人。
根据教材特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要求教学生写日记,而此契机,正是养成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好机会。但是鉴于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也由于还是写作初期的孩子,日记对于他们来说天天写会显得比较吃力,因此我便让他们以“周”单位,开始写周记。可如果仅仅是这样,是往往不够的,因为学生缺少素材,就会开始记流水账,有些学生还会认为平常的生活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所以要解决此类问题,还应加大阅读力度,把好词好段积累下来才行。
在一个星期的学习生活中,有悲有喜,有忙碌有轻松。每当写周记时,学生必然在回顾生活,或许是一次热闹的运动会,或许是一次来自身边暖心的安慰,再或者是取得好成绩的喜悦或错失的懊恼。不管学生是在周记中反思自己,还是在记录心情,都必将在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时,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语感。
写作是否重要,对于语文教学是否关键,相信不仅是各个语文教师有的体会,更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的体会。直观一点来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高考作文的分数几乎要占到了语文试卷分的一半。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作文分数在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那么,要想提高学生们写作的水平,改变学生们写作的现状,教师们就要采用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课文是非常好的例子。在课堂小练笔训练话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范文,让学生仿写,逐步学会写作方法。如学习完《荷花》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结构,去描写其他植物的茎、叶及花。写完之后在课堂上及时交流评价,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再拿写作教学中的看图写话来说,同样也要教给学生写话的技巧。图上有的,就要用眼睛仔细地观察;图上没有的,就要闭上眼睛用脑子去想象。写完一句话之后,看看能不能给这句话扩句,用上一些形容词让这句话生动具体一些;观察时看看某种事物像什么,能把它比喻成什么,或者能不能把它当成人来写?教给学生这些方法,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尽情地挥洒笔水,也能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十分注重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的。孩子们也不例外,而对于自身的学习状况以及行为表现,孩子们最在乎的还是老师的评价。作文的评价也会是如此。好的作文评价,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的作用。对于文章写得比较好的,给予大张旗鼓的夸奖,十足的鼓励,下次他还会回报你更大的惊喜。对于语文基础相对来说并没那么好的学生,在文章中哪怕是使用了一个好的词语,写了一个好的句子,运用上了一处修辞手法,老师也要抓住其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表扬。对于有进步的孩子,更是要及时鼓励,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任何人都是在鼓励和引导中不断往前行的。每一个学生也应该在这样的鼓励中,燃起希望的火苗,激起写作的*。另外,也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上渗入作文朗读环节,让学生对写作怀揣着期待感。
在每次的作文评价课上,看到孩子们发亮的眼睛,渴望鼓励的眼神,更让我坚定了信念,那就是教师在评价时要尽可能寻找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同时尽可能多加赏识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增强他们坚持写作的信心。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作为老师应该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资源,把课堂融入生活,让写作贴近生活。鼓励学生写作,让他们想写、多写、不怕写,更不怕反反复复的修改,引导学生抒写真情真意,切做到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使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在课外活动中体验生活。学生的童心是可爱的,也是可贵的。教师要把一份真诚和情谊注入学生心田,教师奉献爱心,真心换真情,引导学生倾吐真情,在作文教学启蒙中,为学生今后的路打下坚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