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练好书法的方法及经验,练书法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1 22:55:49

篆、隶、楷虽属静态字体,但在风格上是非常多样化的。以唐楷为例,禇遂良笔速快,欧阳询笔速中,颜真卿笔速慢。笔速的快慢对风格的表现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此可知,风格对笔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笔速对风格的表现是需要分寸的。

笔速与节奏的关系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任何字体在创作上,都必须要有节奏韵律的展示。单从点画线条的角度上看,粗与细、重与轻、长与短以及迟涩与流畅、稳重与奔放等等,都是构成节奏的基本要素。这种对比愈是强烈,节奏就愈加跳荡。迟涩和稳重之笔必然是慢行的,流畅与奔放之笔肯定是快捷的。

行、草书的书写,快慢徐急、重轻粗细、大小收放的变化很大,所以就不是等匀的运笔速度。这是行草书创作非常重要的笔法技巧。

篆、隶、楷书的书写,虽然不比行草的节奏反差大,其中也有节奏把握的问题。或某字凝重,或某字飘逸,须依行气节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笔速的把握亦当随之而变化。

快速的运笔与细微的刻画是一对矛盾,笔速越快,发力与锋变失控的几率越大。所谓练笔,练的就是要解决这对矛盾,练的就是快且精,练的就是能驾驭各档的笔速来写出精美的点画线条和精彩的汉字造型。

笔法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包括执笔和运笔。唐代基本建构起了中国书法技法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以后不断增饰,出现了一些新的内涵。林老的技法论大体以继承为主。

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虚,先悬腕后悬肘。(林散之笔谈书法)

说说你练好书法的方法及经验,练书法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5)

写字需要指、腕、肘相互配合。“指实掌虚”在唐代后几成执笔共识。至于悬腕、悬肘,则是为了书写方便特别是适应大字书写的要求。

执笔要用力。不用力还行吗?要虚中有力,宽处亦见力。颜鲁公笔力雄厚,力透纸背,无力如何成字?王大令下笔千钧。力要活的,不要死的;要活力,不要死力。死力不能成字。(林散之笔谈书法)

“力”是书法品评的核心范畴,什么是笔力,怎样写出笔力来,一直是书家的重要议题。南朝宋虞龢《论书表》载:’”

说说你练好书法的方法及经验,练书法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6)

虞龢的这段记载发“执笔”议论之端绪。今之学者多以为此段非指执笔要愈紧愈好,而是说献之用心专一。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以来,执笔成为首要问题,这段论述被不断附益,内涵不断异化,訾议颇多。林老以为执笔和运笔要用活力,什么是活力?“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

所谓“活力”,就是把力量集中到笔尖上,不是执笔越紧越能写出力量来,那是死劲。在运笔上,林老特别强调中锋的问题。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

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当中,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林散之笔谈书法)

说说你练好书法的方法及经验,练书法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7)

笔之中段问题,是清人针对宋元明等书家怯弱的弊端而提出的问题。如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历下笔谈》中云:”

林老所谓“能留”就是要中锋运笔,以写出中实、迟涩的效果,所谓“笔要能留”就是要看“笔画当中”。林老身处近代书法碑帖融合的大潮流中,其书学观自是时代使然。

另,林老还注意到用墨与中锋的关系。他说:

“会用墨就圆,笔画很细也是圆的,是中锋。”

“用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不善用笔而墨韵横流者,古无此例。”(林散之笔谈书法)

说说你练好书法的方法及经验,练书法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