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么讲元宵节的来历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2 06:37:56

作者|东林富

01

今天是传统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在今天吃元宵,举行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活动。

元宵节也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今天是农历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在大众的心理上,过了正月十五,这个春节才算是正式过去了。

家长可以收藏这篇内容,有时间给孩子讲一讲元宵节的由来、风俗,让孩子了解我们中国的这个传统佳节。

儿童怎么讲元宵节的来历,(1)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节"这个名字的由来是这样的:北魏时期,道教有"三元神"之说,"三元神"分别指"上元天宫"、"中元地宫"、"下元水宫"三位神灵,他们的生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

唐代的苏味道写诗《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写得就是唐代过上元节时的盛况,街上火树银花,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没有宵禁,人们可以随意游玩。

儿童怎么讲元宵节的来历,(2)

"灯节"也是元宵节的另一种称呼,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借灯兴舞的习俗,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02

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来历和典故,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大体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西汉时期,刘邦去世后,大权被皇后吕雉所掌握。吕氏宗族想夺走刘家江山,大将军周勃平定了吕氏一族,就是历史上的"诸吕之乱"。

刘邦的儿子刘恒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汉文帝把取得胜利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十五定为欢庆的节日,汉文帝规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要赏月、观灯、舞狮子、吃元宵,"元宵节"便由此延续下来。

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北大中文系文学博士陈连山先生所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创立的泰一祭祀,就是皇家祭祀。

这类祭祀,就是在新年的第一个满月之夜燃火直到通宵,表示天人都能求得平安康泰之意。

第三种说法是东汉明帝下令在正月十五的满月之夜要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到了唐代之后,元宵节灯发展的盛况空前,并出现了赏灯和一系列狂欢活动,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谜语系在花灯上,既赏灯,又猜谜,娱乐性更强。

儿童怎么讲元宵节的来历,(3)

总体上来说,元宵节出现在汉代,到了东汉末年才成为节日,到隋代初期,元宵节才完全成熟。

明清以来,元宵节更是被作为春节的结束,因此很热闹,过完元宵节,春节基本上就过完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进入正轨。

03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元宵。元宵节吃元宵这个习俗一般认为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称之为"浮元子",因为这种用糯米做的甜品,圆圆的,放在水里煮的时候,会漂起来,所以就叫"浮元(圆)子"。

到了明朝,才改名叫元宵。

元宵象征着合家团圆,万事如意。吃元宵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幸福、团圆,平安健康。

赏花灯。花灯种类繁多,材质多样,比如有竹木、绫绢、羽毛、贝壳等等各种材质的,上面配上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在晚上显得非常好看。

猜灯谜。在花灯的下面绑上一个谜语,猜对了就可以得到奖品,是广大群众都很喜欢的一个活动。

儿童怎么讲元宵节的来历,(4)

儿童怎么讲元宵节的来历,(5)

另外还有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艺术表演,再加上锣鼓的渲染,让这个节日热闹非凡。

04

给孩子在元宵节讲一讲中国传统民风民俗,让孩子在这个团圆的节日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打个视频电话,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让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元宵节。

我在去年就给爸爸妈妈用了移动全千兆,上网速度快,"移动全千兆,畅快过新年",无论是年初一还是今天的元宵节,爸妈和我女儿视频都很高兴,女儿的嘴也很甜,一句句问候,让姥姥和姥爷高兴地合不拢嘴。

儿童怎么讲元宵节的来历,(6)

我妈也爱和我们打视频电话了,用我妈那句话说,视频不卡了,打起电话来更顺畅,不费劲,没事和我聊一聊他们在老家的近况,让我更放心。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让孩子通过视频给老人问个好,教孩子尊重老人,懂得礼节,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元宵节过后,我们又要投入到一年紧张的工作中去,孩子们也要开始上学,一年之计在于春,祝大家在牛年都有好运气,都有新收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