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关注国际时事好不好,初中同学关注国内国际时事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3 04:09:14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金丹丹

在“议百分”正式推出前,钱江晚报已经邀请了一百多位目前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就读的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和内部测评。

初中生关注国际时事好不好,初中同学关注国内国际时事(1)

↑增加时事新闻了解,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吗?

初中生关注国际时事好不好,初中同学关注国内国际时事(2)

↑你认为“议百分”对学生扩大视野有用吗?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的家长认为,了解时事新闻对学生来说很重要,有64.1%的家长认为“议百分”对学生很有用,有70%的老师说,在各学科考试中,出现时事新闻类的比重越来越高了,89%的家长认为,“议百分”适合小学高段以上的所有学生。

初中生关注国际时事好不好,初中同学关注国内国际时事(3)

爸妈说——

终于不用再做“剪报”了

江岚是一位初二男生的妈妈,她希望孩子多了解这个社会,多看看国内外大事。但初中生学业压力重,自主阅读的时间不多,而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材料也太少。给孩子在手机上看新闻费眼睛,看电视新闻没时间,江岚曾尝试用自己小时候的方式,做“剪报”给孩子看:“剪过几天,工程量实在太大而放弃了。”

家长陈筠也有同样的烦恼,“进入初中后,学校经常会有时政热点演讲、考试中也会有涉及,不光是对学业还是对孩子本身的成长来说,了解时事新闻,去分析、思考,都很重要。”

陈筠家里订了《钱江晚报》,关注到了周六《成长读本》的“时事开讲”栏目。“说实话,有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也讲不清楚,有一份材料可以直接拿来看实在太好了。这些内容都是在课本、课外书上看不到的。但现在孩子不爱看报纸,有了视频或者音频,孩子会更愿意主动来了解。”

“权威媒体带着孩子读时政新闻,有观点的引导,我们家长比较放心。”家长王琼告诉记者。

老师说——

初中课本上,就有“新闻”单元

在现在的课堂里,经常会有时事新闻课堂的身影。

杭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初二年级组长汪华鹏老师说,初中生关注时事新闻很重要,平常在语文课、班会课上都会有涉及。

“八年级有新闻单元,要学习新闻的采访、写作、点评等。平时写作文,也经常需要结合时事内容。多读多积累多思考,才能有出彩的论点。”汪老师所在的初二年级组,班主任老师组织班会课,也经常会结合时事内容来展开,让孩子们来讨论、思考。

汪老师说,写作文时,经常也需要从身边的时事中挖掘与自己相关的部分,辅之以深邃的思想。而有深度的思想,正是靠平时对时事政治的学习与积累,以及在了解了事物本质后的洞察。

“关心时事、熟悉时事,并能在作文中熟练运用时事新闻的同学,必是能先人一步,写作上胜人一筹。”汪老师说,从这个方面说,“议百分”真是太及时了。 思政老师说——

读新闻,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

杭州天杭教育集团德育特级教师郑英说,她在教学中也很注重孩子们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经常建议家长与孩子每天抽10分钟看新闻。

而在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道德与法治教师老师陈燕燕看来,时事新闻那些事件本身,其实构成了学生成长背景的一部分。

“时事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思辨能力的提升,推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他们更早、更健康地步入‘社会化’轨道。”

陈老师说,目前,初中生对国内外大事了解甚少,获取时事信息的渠道多为老师、父母以及部分短视频平台,欠缺系统性和主动性。在午间阅读时间,她经常和同学们分享报纸上的时事内容。钱报《成长读本》中的“时事开讲”栏目文章,她经常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陈老师说,不只是为了考试,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时事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创设一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更有责任感、更有主体意识、更有希望的年轻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