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是哪一年开始使用的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4 09:00:37

自2001年9月起,14个学科的人教版义教课标实验教材陆续进入实验区。2004年9月,高中课标实验教材投入实验。这是第十套人教版供全国选用的中小学教材。

人教版教材是哪一年开始使用的,(13)

这一套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被称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片来源见水印丨侵删)

第十一套

2013年审定出版

人教版教材是哪一年开始使用的,(14)

第十一套教材是在十多年教材实验和跟踪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并完善的,在内容选择和结构体系上进行了新的调整,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据了解,该版教材于2013年审定出版,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十一套中小学教材。201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教社据此对教材进行修订完善,形成第十一套中小学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称这套教材“增强教材的审美性、可读性,让学生快乐阅读”、“新教材由国内著名的书籍美工和设计专家做了统一的美工和版面网格设计,并根据新的版面网格系统重新设计各类图像,使页面更清爽、美观。修订后的教材版面设计疏朗大方,图文位置编排适当,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但是目前大家抨击的小学数学教材插画似乎违背了人教社“增强教材审美性”的初衷。

02

做教育真得要有情怀

情怀是一个很虚的词

吴勇曾在采访中表示过“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这种认识没错,方向和角度错了,做教育书籍设计更需要一种情怀。

“情怀”是一个很虚的词。创业失败的人说:“靠情怀都是假的,并不能给你带来成功。”社会对他的情怀不买账,现在的人更谈实干,不要整“虚头巴脑”的东西,挣到钱的才是王者,“情怀”能当饭吃吗?“情怀”跟“利益”是一对相冲的词。在社会面的反映就像,职场中你跟老板谈“涨薪”,老板跟你讲“情怀”,你跟老板讲“情怀”,老板要你“996”。现在的人既惧怕谈情怀,又很怀念老一辈人的“情怀”。字还是那两个字,时代不同,意味变了。

这件事出来后,有插画界的人士出来说话,其中就有知名的乌合麒麟,他认为画风丑很大程度因为钱没给够,“给多少钱画什么质量的画”,至于那些钱没多给画画得好的属于撞大运,请到了廉价的好画工。

人教版教材是哪一年开始使用的,(15)

从商业插画角度,乌合麒麟说得没错,“给多少钱出多大力”,越是知名的插画师,价格越贵,他在为同行争取更多的商业回报。这些观点放到商业行为中完全讲得通,插画师要吃饭,出版社要吃饭,赤裸裸谈金钱并不羞耻。但是缺乏“情怀”、只谈“金钱”的书籍设计、插画工作还是变味了。教育和医疗是两个最要凭良心的行业。

当然,插画师付出的劳动要尊重,给予报酬理所应当,价钱多少大众无从而知。乌合麒麟猜测给的少,而且插画也不会由署名的本人“吴勇”去画,或由学生代劳,也有可能再被转手。

被迷信的“权威”

由人教社对第十一套审美的初衷可知,他们希望“改善图像系统、美化版面设计,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新教材由国内著名的书籍美工和设计专家做了统一的美工和版面网格设计”,所以小学数学的书籍美工他们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吴勇”。

而且以吴勇的资历,他在这一行确实称得上“专家”:清华美院毕业,曾担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副主任,曾是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央美、清美、北服的客座教授。

按声誉、名望、资历请来的“画工”,人教社不认为自己请错了,他们评价新版的教材“版面设计疏朗大方,图文位置编排适当,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问题被曝光,大众觉得教材的美感并非如此。人教社的眼睛跟大众不一样吗?普通人能看出来的问题,干教育几十年的专业人员看不出来?这其中有个问题:迷信权威。

我也会去某些城市旅游,当地的朋友介绍这是政府花了多钱请大设计师设计的展览馆。单看外观比较一般,甚至好像在哪里看过,仿佛设计师名过其实,背后大有可能展览馆的设计出自大师的学生之手。

迷信权威的时代该过去了。在这一点上,普通民众跟上时代了,他们会表达这件所谓的“艺术品”故弄玄虚,某些大师的行为是在“装神弄鬼”。反而一些政府部门、办事人员还在迷信权威,不敢质疑权威、反叛权威,他会去找所谓的专家,因为这些人有身份“背书”,降低事情做错的概率。

还记得张艺谋为铁道部拍的那部天价宣传片吗?1850万拍了5分钟的视频。审计署发布审计公告称,“2009年至2010年,铁道部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制作中国铁路宣传片,未达到预期效果。”不仅宣传片的水准被大众吐槽,还牵出了受贿案。这次的教材插画风波尚不知道会牵出什么案子。

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

再回到“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的话题上。一名插画师,如果因为钱为教材画插图,最后呈现精美的作品和正确的意识形态也罢了,至少对得起他的工作,工资也是应得的。想想建国之初的几套教材,哪一篇文章、哪一幅插图、哪一个知识点不是倾注了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他们是为了钱去干这件事的吗?叶圣陶、吕叔湘、吴伯箫……按他们的声望,人教社应该付天价的酬劳了吧!那时举全国之力编教材,他们想孩子被教育好,中国人不要再吃没文化的亏,中国能发展。对比现在的有些人,他们只想我口袋的钱挣得够不够,甚至还要歪一点,把什么东西灌输进去。

光有情怀不一定能干好事,没有情怀只谈利益很大可能干不成好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书籍是教育大工程中的砖瓦,“砖瓦”质量不行,工程的牢靠程度堪忧。我们也在喊:少年强则中国强!教育之根基出了问题,拿什么谈少年强,拿什么谈中国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表现之一又在教材,做教材编写、版式设计、插图这些工作谈商业和利益真的伤感情,伤民族情。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