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初,都是各大省份召开省级“两会”的时候,按照惯例又到了晒成绩单,谈不足与挑战,以及未来一年发展规划的时候。
作为中部地区的领头羊之一,湖南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重要位置,谋划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这些举措看得让人心潮澎湃,催人奋进,让人看到了湖南即将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光明前景。
但是,熟悉湖南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如果单纯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上来讲,湖南基本上已经建成科教强省,已然是一个人才大省。
湖南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三所985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与陕西并列位居全国第三位。
在全国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高校数量及入选世界一流学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论人才培养规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每年招生人数近万人,每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加起来超过万人。
国防科技大学虽然学校类型特殊,但是该校在湖南的招生和培养规模也比较大,无论是招生有军籍的军事类考生还是无军籍考生,每年的数量都不少。
除此之外,湖南从2012年起大幅增加本省一本院校数量,至2021年取消本科分批次招生时,湖南30多所公办大学中有近80%的高校都是一本院校。
由此一来,理论上来说,湖南已经把最大规模的优秀人才集中在省内院校培养,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几十万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人才大省。
但是,为什么每年要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口号总是不断,每年引进人才的需求总是那么大?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平心而论,湖南给予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并不差,各大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也不小,动辄给上百万的安家费,解决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给予几百上千万的科研启动费。
从待遇上来讲,应该对于吸引人才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但为什么不奏效?
我认为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资源。什么是资源?
简单来说,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我此处所称的缺乏必要的资源就是指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源。
举个例子,同样的引进待遇,同样的科研启动经费,同样的博士生招生指标,一切表面上看起来的待遇都一样,但是沿海发达省份允诺你五年内协助参评“两院院士”,试问你是愿意留在湖南还是到沿海省份?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
为什么沿海发达省份可以允诺而湖南不能?这又回到了资源的问题。
因此,不改变资源的问题,单纯靠待遇吸引人是不太切合实际的,靠感情留人、靠事业留人更是天方夜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