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虎画全文及翻译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6 21:00:36

作者:黄华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立锐(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当身边的年味越来越浓,我们都在为辞旧岁、祈平安、迎新年忙碌时,壬寅虎年到来了。虎,在传统吉祥文化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三,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寅,虎年即寅年。古人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虎虽为百兽之尊,但在国人心目中一直是化身正义的神兽,是国泰民安的保护神,是祥瑞长寿的象征。虎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形符号,历史上留下了大量以虎为主题的绘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虎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虎画全文及翻译(1)

金代虎头瓷枕

东晋史学家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像虎眠,以驱不祥。”描述的是人们在除夕的时候,在家门上画虎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沿用“虎啸生风”来表达祝福之意,一般是对事业发展的一种美好期许,希望对方能够大展宏图,做出一番丰功伟业。

先秦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有限,人们在遭受天灾时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具有强大力量的神兽护佑,所以,在日常器物的装饰中会经常出现猛兽的图形,老虎便是其中之一。现藏日本京都泉屋美术馆的西周青铜酒器《虎食人卣》,以奇特的形构受到人们关注。其造型选取踞虎两只前足内抱持一人的姿态,虎张大口,似将人含于口中。事实上,我们今天已难以考究当初虎卣制作者的本意,但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猛虎口中的“人”极有可能代表鬼魅。借威猛之虎驱鬼辟邪,同样的作用还体现在古人对建筑材料的图形设计上,如“白虎”瓦当。古人将四大神兽图形的瓦当用于房屋建筑之中,一是具有防止瓦片脱落的实用功能,二是带有祈求四神护佑家庭平安之意。作为四神之一的“白虎”,代表西方之神,西方在五行之中属金,色为白,通常人们都认为白虎具有辟邪、禳灾、祈丰,以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诸多神力。

虎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虎画全文及翻译(2)

西汉错银“堂阳侯”虎符

古人通常将保证君王传令、调兵的兵符,铸刻成虎符。虎符,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在外的将帅,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方能生效。在古代的战争中,曾发生了很多与虎符相关的故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操因兵败赤壁而北撤,诸葛亮趁南郡空虚,命赵云夺城,俘获守将后夺取了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令张飞趁势夺取荆州,此后如法炮制调出襄阳守军,乘机令关羽袭取了襄阳,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虎符在古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民间工艺品中也常常出现造型憨厚可爱,色彩浓艳的老虎形象,人们习惯于用虎的形象传递爱和祝福,借虎的形象反映愿景和期待。虎头帽、虎头鞋等中国传统儿童服饰,均具有驱祸避邪保平安的吉祥寓意。人们用老虎造型的服饰来打扮自己的孩子,寓意孩子能够勇敢强壮、健康平安。通常情况下,虎头鞋与虎头帽需要同时穿用,颜色的选择上还有“男穿红、女穿绿”的习俗,寓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表现出人们对儿女健康成长的一种美好祝愿和心灵祈求。

虎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虎画全文及翻译(3)

民间虎头帽

在现存的中国美术作品中,虎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古代宗教艺术之中。如敦煌莫高窟249窟主室北披西魏时期的壁画《狩猎图》,在画面正下方,画工以极为简练、概括的用笔画出一只充满动感,凶猛咆哮着跃起扑向前方的老虎,看似信手寥寥几笔勾勒的线条,但充满力量感的夸张造型与流畅率性的勾线方式,堪称中国绘画艺术“以线造型”的典范。此外,莫高窟254窟南壁的北魏壁画《摩诃萨埵舍身饲虎》,是现存最早的与虎有关的佛经故事壁画,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壁画的作者采用了非常有趣的“异时同图”的表现手法,将发生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故事情节全部绘制在了同一画面。

唐宋时期,虎的形象开始频繁出现在绢本绘画之中,这一时期画虎的作品数量较多,表现手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唐代画家卢楞伽《六尊者像》中,伏虎罗汉持锡杖趺坐石上,眉峰蹙起,怒视卧伏于面前的猛虎。作者以工稳的“游丝描”勾勒出人物和老虎的形象,画风精巧而生动。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二祖调心图》,是五代画家石恪所绘纸本水墨作品,作者创造性运用了“减笔”水墨画法,以大写意的方式呈现了丰干禅师袒胸倚虎而眠的场面,虎的形象在此不再凶猛,变成被点化后形态安然的神物。唐代《历代名画记》与北宋《宣和画谱》中还详尽记载了阎立本、包鼎、赵邈龊等画虎高手。

虎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虎画全文及翻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