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孩子回家做作业,家长应该做什么?
■本报记者 张鹏
“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关于学生作业,本市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行为已划出明确的“红线”。不过,家长们在大松一口气的同时,是否也该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回家做作业,家长应该做什么?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坊间流传的这句话多少说明,在一些家庭,作业经常成为亲子矛盾的“导火索”。
家长不用检查、批改孩子的作业,是否意味着可以当“甩手掌柜”、对孩子的作业不闻不问?如何围绕作业,构建更平衡、良好的家校关系?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应该做什么,这还真是一门学问。记者近日采访了不少中小学校长和一线教师,他们的建议是:相比关注孩子作业题目的对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关心孩子写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一起寻求战胜困难的办法,这才是家长们更应该做的事。
就是不想让孩子闲着?这种认识要纠偏
“娃写作业我看书,我们彼此松绑。”杨浦区一位小学生家长艾玛(化名)在看到一连串教育部门关于作业的“新政”后,长舒一口气。此前,艾玛在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没少费心思。“每天逐一检查孩子各科目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度,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份兼职。”一边是工作后的疲累,一边是孩子完成度并不完美的作业,艾玛高度紧张的神经紧绷,家庭矛盾也不时发生。
沪上一所公办小学班主任发现,从小学生的作业量看,学校布置的作业“总量可控”,倒是不少家长会自发给孩子加码,布置家庭作业,比如让孩子读英语绘本、写读书笔记、做奥数练习题。 “总而言之,家长就是不想让孩子闲着。孩子不写作业没事干,一些家长就会开始莫名焦虑。”
松江区一所公办初中的教导主任则有另一种烦恼:不少学生家长忙于打拼事业,孩子放学后几乎没有人监督作业完成的情况,至于检查孩子作业完成好坏、对错更是无从谈及。“家校沟通缺失重要一环,班主任肩上的压力就大了。”
采访中,不少家长对于辅导孩子作业这件事,也有不少困惑。一位小学生家长就说,其实自己并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写作业,也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努力对于孩子提高成绩有无帮助。
家长是否应该参与辅导孩子课后作业?几乎所有教育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是因为,作业是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键一环。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方式方法都应有所差异。
从教育学角度分析,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分配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孩子学习的深层次品质,常常是在家庭较为放松的环境中才会展现出来。“家庭中,至亲好友的细心呵护,考验孩子的专注度和自律性。此外,家庭中一对一的辅导关系,更能展现出孩子个性化的问题。”
确保孩子交上去的作业全对?这种辅导手势恰恰错了
眼下,不少家长参与作业辅导过程时态度不免“简单粗暴”,认识误区也不少。比如,有的家长发现孩子题目做错后,会要求孩子及时订正、修改。这样,孩子交上去的作业干干净净、答案全部正确。
在上海市江宁学校政教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谭坚琦看来,这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课后作业的主要价值,便是检验学生当天或者一段时间内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掌握程度。如果学生提交的作业全部正确,那么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教师教学信息的失真。“老师无法从学生这里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也没有办法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进展,良好的双向反馈过程被破坏了。”
有一些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貌似认真负责,在判断作业题目对错的基础上还会更进一步,将自己的解题方法盲目灌输给孩子。对于这种做法,沪上一所公办小学校长并不认同。他认为,家长这么做不一定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有些学生还会因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反正最后都由父母把关,题目做得对错、好坏都无所谓,学生干脆绕过了思考的过程,眼巴巴等着正确答案喂到嘴边。”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作业对错,体会学习的乐趣
家长究竟该如何参与学生课后作业这一教学环节,其实大有讲究。
此前,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在做客“民生访谈”时,从自身从教经验出发,在谈及作业时提到一份“攻略”:先做作业再玩、先复习再做作业、先预习再听课。“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些好习惯,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升,学习成绩也不会差,这远远要比多做一两套题来得重要和管用。”
陈小文同样认为,家长应引导孩子先复习当天学习内容,并适度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这些是提升学习质量的抓手。“家长要学会看门道,从作业完成度上来看孩子当下的学习状态、是否出现学习困难、原因是什么等,这些比关注对错要科学得多。”他说,正确看待作业的对错,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财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家长应更全面衡量孩子,而不是用分数决定孩子的价值。”
谭坚琦给中学生家长的建议是:除了关注作业本身,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新闻、参与讨论身边热议的话题等,让孩子在最该感知社会的时候,走进生活本身,不做只关心分数的“读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