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是什么?
化学属于理学门类,化学类专业大类,授予理学学位;2022年该专业的选考科目要多数为化学,而2024年该专业本科类的选考科目要求绝大多数为物理&化学,高职专科类未设该专业。
“化学”若单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学问”,化学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希望借助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制造出新材料、新能源,从而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吃、穿、住、行方面的需求。
化学专业是传统的基础专业之一;化学大类中,化学和应用化学是两个基础专业,工学中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三个专业往往容易混淆。
简单来说,化学偏重于研究物质变化的规律性;化学工程注重如何将实验放大得到产品;应用化学介于两者之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同样发现了一种化学新物质,化学专业更关心这种物质是怎样合成的,而化学工程则更关心这种物质有怎样的用途,以及如何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化学虽说是理科,但与纯理科不同,也比较强调“应用”,是介于化学和化学工程之间的应用理科专业。
化学主要分为六大类: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计算化学。
学习哪些课程?
专业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结构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波谱学与质谱学、配位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有机合成、催化化学、无机合成、环境化学等课程。这些都是化学专业的必修课,需要完全掌握。
专业主要课程示范1:
精品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基础实验、中级化学课程、中级化学实验(北京大学)
专业主要课程示范2: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高分子科学导论、绿色化学、合成化学及化学信息学(四川大学)
国内院校排名?
第一梯队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福州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
第二梯队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第三梯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汕头大学、重庆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连大学、宁波大学等开设该专业的相关院校。
就业前景怎样?
化学专业出来的毕业生通常与一些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为伍,研发和使用一些制剂或与化学相关的仪器。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研发新产品,如开发新药、创制新型药物分子、研究药物合成工艺、建立新的分析方法等;
另一类是在生产一线,从事测试分析、物质合成和把握环境兼容性等。与化学相关的企业,这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也是大部分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
从专业细分来说,有机化学相当于一门手艺,合成出来的产品能够带来直接效益,所以最受大型制药公司的青睐。但由于有机化学需要经常接触毒性或大或小的实验用品,对身体会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有因吸入刺激性物质而出现的咽喉不适、头晕甚至呕吐,也有长期接触某化学品导致的潜在疾病等。
分析化学方向的毕业生同样也可以选择制药公司,或向分析仪器公司发展,从事药物的检测与鉴定、分析仪器的研发与维护操作工作。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方向的毕业生就业相对比较窄,但是从整体上看,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因为化学化工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有很多大公司需要化学人才,比如杜邦、陶氏化学、GE、英国石油、壳牌、巴斯夫(BASF)、拜耳(Bayer)、宝洁等等外企,对优秀的人才,从来都是高薪引进的。而高分子化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新型功能材料尤其是纳米材料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前景。
总体来看,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参考资料:
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第五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部分)
阳光高考网
2022年高校专业详解与选择指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