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一章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有关的计算和证明等。但由于本章的定义、定理较多,许多学生记忆有困难,用时易混淆,怎样才能学好本章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弄清本章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间的关系及其定义、性质和判定。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但又由于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又分属于不同的图形。
构成这些图形的基本元素是边、角、对角线,所以在记忆它们的定义、性质、判定时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可利用自己对图形形状的认知加深记忆。
比如: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可与一般四边形作比较。
1、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边的特殊性给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性质:
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这些性质学生都可以通过观察图形得出,然后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证明即可。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边: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 形。
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也可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去掌握。
二、掌握两个与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定理。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这两定理常用来求线段长度或证明线段间的关系。当题中有三角形的中点时,要想到利用这两定理得出线段间的关系。
例1: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求证:
①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②∠DHF=∠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