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气温变化起伏比较大,有的时候温度已经升上来了,但寒流一来又得降下去。如果我们的适应能力跟不上这样的变化,好多疾病就会随之产生。
春天的季节特点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由《素问》、《灵枢》两个部分组成。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古人早已提出应该怎样遵循季节特点来养生。
这段话说的就是春季应该如何养生。“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四句话讲的是春季的物候特点。“春三月”指阴历的正月、二月、三月,涵盖了六个节气。
“此谓发陈”中,“发”指萌发、生发,“陈”指万物的荣姿、美好的景色在闭藏了一个冬天后都一一陈列出来。“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讲出了春天的主要特点就是“生”,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春季养生没做好
不仅伤肝还会寒变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几句话把违背养生规律带来的不好的结果告诉大家。《黄帝内经》将四季的养生规律分别归纳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因此,春天养生要特别注重“生”,即阳气的生发。如果顺应这个规律,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否则,就会伤肝;如果肝养得不好,还会导致接下来的夏季阳气不足,引起腹泻、怕冷、痛经、关节痛等寒变,影响夏季的“长”。
春季养生如何做?
夜卧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