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室,在一节数学计算课上,听见阳阳大声叫喊:“老师,乐乐又不愿意借笔给我!”。乐乐则手里握着一支自动铅笔,犹豫地伸出又缩回。老师看洋洋手中没有铅笔,就递给他一支铅笔。可洋洋说:“我和乐乐是好朋友,我要和她分享她的自动铅笔。”乐乐低下头轻声嘀咕:“经常用我的,自己不背书包,不带自动铅笔来!”老师问乐乐:“今天你愿意再和洋洋分享一次笔吗?下次他带来了你们再分享他的好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老师经常会遇到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和小朋友经常发生矛盾,在家和邻居家小朋友总是有摩擦……父母都想让孩子能够拥有和小朋友之间稳固良好的关系……这时家长就可以从“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入手。
一、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在特定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下,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对自己、他人此会群体及其关系的初步认知,形成些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的过程即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历程,是幼儿在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中逐渐摆脱原来单纯的自然人而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个体的过程。
幼儿从一个相对封闭的母体环境里呱呱坠地,来到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着的人类世界,逐渐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在起。幼儿要由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要不断适应社会,必须时时刻刻与社会进行接触交往,即与周围的人们交往,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观察并探索客观世界,了解社会事物与现象;接受社会群体行为规范的约束,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等。这也意味着,幼儿只有不断地获得社会性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因此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便构成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构成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条件。
二、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学习特点1. 幼儿社会认知的获得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的心理活动。
2. 幼儿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认知
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除了较为熟悉的家庭和幼儿园以外,还包括其他许多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环境,如公园、商店、饭店等社会环境
在生活中,幼儿可能或见过或听过从事不同工作的人物角色在他们对应的环境中工作的情景,并由此希望了解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的不同工作,特别是对警察、医生、解放军、科学家等社会群体的角色感兴趣,渴望与其接触和谈话。此外,幼儿也可能会问父母“玩具是怎么制作的?”“面包是从哪里来的?”等一些问题,父母应该有意识的扩大幼儿的社会交往圈,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对社会付出什么样的劳动,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3. 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幼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在不同的阶段对社会规则的认知是不同的。丝米塔纳和布雷格斯曾从允许性、严重性、普遍性、和规则与权威的相关性四个维度来研究2-3岁儿童区分违背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行为的能力。
结果表明:2岁儿童不能区分道德或习俗违规行为;近3岁的儿童认为道德违规行为从普遍性上来说比习俗违规行为更为错误;3.5岁(3岁半)的儿童则认为道德违规行为比习俗违规行为更不依赖规则和权威,从普遍性上讲更为不对,且程度更严重。也就是说,年幼的儿童已形成区别道德规则和习俗规则的能力。
4. “艾森伯格亲社会行为”学习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模型,将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