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运器材区
幼儿是在变化和发展中的,往往不会满足于已经熟练的动作和运动项目,而运动区中不断变化的运动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新颖性,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相比固定的运动器械,那些可以任由幼儿双手移动的运动材料具有更加灵活多用的功能。所以户外活动区除了固定的运动器械以外,更多地提供可移动的运动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按用途,可移动的运动器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根据幼儿某项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设计或投放的能发挥特定功能的器材,如走高跷、袋鼠跳 、爬竹梯、走平衡等。
另一类是能够做各种组合变化的非结构性的材料如球、圈、绳棒、箱子、板条、轮胎等能够滚动、推、拉、抛接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价值在于有多种玩法,材料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自己的水平上游戏玩出各种花样来幼儿自发地想出的每一种玩法实际上都体现了特殊的发展价值。
当幼儿变换花样玩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游戏时,他已不仅是在做动作而是在思维了,直接体现了其创造性尤其是那种户外的建构性材料,幼儿在进行大型搭建时比如用纸箱搭建,用轮胎堆叠,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从而实现动作、空间、思维的统一。
运动材料越具有可移动、可变化性,幼儿的运动体验越丰富,对幼儿综合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思维发展的作用越大。
自然游戏区
幼儿园户外除了固定安装的运动器械区和利用可移动材料进行运动的区域以外,还有徒手运动的自然场地,这是以场地本身的特征吸引幼儿开展活动的区域。
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应该是游戏场,而不是操场,这是有别于中小学户外场地的特殊之处。游戏场的设计思路不同于操场,我们必须考虑到在没有任何运动器械与材料的情况下,幼儿来到户外场地是否玩得起来,即这个场地是否好玩。因为我们会发现,如果允许幼儿在户外自由选择并可以随时转换活动的话,他们在固定的运动器械上游戏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很快就会转换活动。
而幼儿在面对那些能自由变换玩法的可移动的运动材料时,其活动兴趣持续的时间虽然较长,但是这类运动材料往往是在一个特定的户外运动时间里由教师统一呈现和收放的,幼儿很难随机取用。所以,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戏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自然游戏区的设计同样是以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水平和运动经验为依据的,其趣味性主要体现在场地特征的多样性上,土坪、草、石子小路、阶梯、坡地 、百草园地,以及沟渠、帐篷和小屋…… 在这样的场地上奔跑、追逐 、捉迷藏,幼儿能体验各种场地特征对身体控制力的不同要求,获得多种运动经验。
总之,自然游戏区在满足幼儿亲近自然的需求的同时,不仅使幼儿获得各种运动经验提高综合运动的能力,而且使幼儿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获得认知经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的自然游戏区本身综合了户外各种环境特征,能够使幼儿安全有效地体验如何调控自己的身体,机智灵活地避开障碍,练习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面世界难以预料的变化。当然,挑战性与安全性的统一,永远是户外运动场设计与活动指导的根本原则 。
欣赏性活动区
如果在幼儿园四大类型活动区中,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和运动性活动区的活动方式主要是通过动手动脑来进行探索与表现的,那么欣赏性活动区的主要活动方式是通过用眼用脑来进行理解和接受。
欣赏性活动区主要包括阅读区和展示区,它是幼儿增长见识、获得自主发展的重要区域,有文化品味的幼儿园尤其重视这个区域的建设。
阅读区
阅读区是以图画书为主要资源的,它是每个幼儿园必须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好的幼儿园既要有专门的图书室,也要在班级活动室内设置阅读区。图书室主要用于班级和个人借阅,或进行专门的阅读活动。班级阅读区的设立是为了让幼儿有机会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之间随时选择阅读。园内图书室与班级阅读区应当形成一定的互动机制。
幼儿园早期阅读有多种组织形式,可以有教师集体组织的阅读活动,这类活动有即时达成的目标要求,但仅仅把图画书当成教材去教那些我们认为必须让幼儿知道的知识点不是我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初衷。对幼儿来说看图画书与看动画片一样,是一种娱乐,因而对它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是幼儿爱听故事的天性使然。
至于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教育性是在快乐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只要幼儿喜欢某本书,书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就能在幼儿自发的反复阅读中实现阅读区的意义就在于能保持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使幼儿在自发阅读中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区的环境创设有特殊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安静的阅读环境。因此它必须有相对封闭的空间,远离容易产生噪音的区域(如歌舞表演),靠近相对安静的区域(如美工活动)。这样,幼儿容易集中注意通过想象理解图书的内容,延长阅读的持续时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是要选择适宜的图书。这是引起幼儿阅读兴趣和实现教育价值最关键的因素。因为看同样数量的书,要是书的质量不同,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也会不同 。
我们应考虑年龄适宜性和内容适宜性。为3—6岁幼儿选择图画书时要特别注意两类图书,一是文学类的,二是科普类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从情节简单且好玩的图画书,到情节性较强的故事图画书,再到通过情节表现科学知识的故事书,5 岁以后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粗浅的科普读物。
在此特别想提出的是,在创设阅读区环境时,不要把广义的阅读运用于班级阅读区,将大量听觉、运动觉训练的材料投放于此,这容易干扰安静阅读,不利于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比如汉字卡、成语图画配对等语言教学材料、故事录音带、影像碟片、手偶、形象装饰物等,应当分别置于益智区和表演区。因为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阅读能是阅读区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