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稽」字。序号0203。禾木旁起笔,如果是短撇加横,那是瞑人势,如赵孟俯临本,他起手就是写短撇一啄的。但王羲之原作不是,下笔处在A点,下笔后是向右出,写一短横,回来拉出带笔,所以可视为横笔,这在讲「和」字时解释过。这样,「稽」字禾木旁就是奋笔势加小字形顾盼势。右旁上面是「九」字形凤翅势,凤翅之下,横竖两笔是十字势,余下是石楯势。赵孟俯临本,左右两旁都是照他自己意思改造的。
184诞
184,「诞」字。序号2401。「诞」的本义是说大话,荒诞之言,《兰亭序》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言」字边不重复讲了,右旁是「延」。
延
「延」的本义是长行,所以有延长、延续等词语。甲骨文由「行」的一半加一只脚组成,「行」就是道路,脚表示行走。演变到汉隶,右方部件或写为「正」,也有如《曹全碑》写法,「止」字头上用一撇,显然是依照小篆隶定。「正」字草书我们学过,智永《千字文》就有,如果第一笔改用撇,写成草书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什么笔势呢?是凤翅势移位。
二级课程讲到凤翅势,说他是一个「几」字形,或者可以说,「乙」左边加一撇。我们又讲过,隶书中「乙」有些有一横,有些没有,其实金文中已经有这样不同的写法,由来很久。结果凤翅势不但有「几」字形,也有「儿」字形。凤翅势的化势,可以把一撇移位到顶上去,元明人写「兆」就将常常这样写。
回过头来看「诞」字,右旁「延」分笔势就很容易,先写凤翅势移位,然后撇捺交争势。
185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