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小学生欣赏书法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20 08:20:45

中小学的书法课以技法课和欣赏课为主。欣赏古代的经典碑帖,是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历史和文化,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给中小学生上一节优质的书法欣赏课,是每一位书法老师都很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上好书法欣赏课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对相关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大家分享。

怎样引导小学生欣赏书法,(1)

书法欣赏课课堂

对于如何有效开展书法欣赏课课堂教学的问题,在目前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料中,一部分是面对高等教育书法专业的学生或职业书法家的,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学术化,另一部分是面对零基础的书法爱好者的,讲得又过于笼统、模糊,甚至不够客观,适合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料并不多见。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书法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心得,与读者分享,抛砖引玉,一起推动书法欣赏课的发展与成熟。

一、字体、书体最相关

我们在欣赏经典书法作品时,首先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字体和书体的基础之上。一般意义上,字体是从文字学角度而言的,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五种。书体则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而言的,是指同一字体中各具风格的书写形式,例如:小篆既有传为李斯所书的《泰山刻石》,也有清代邓石如、赵之谦等人的小篆;隶书既有庙堂中的《礼器碑》《乙瑛碑》,也有山野间的《石门颂》《西狭颂》;楷书有欧、颜、柳、赵;行草书有苏、黄、米、蔡等。我们既不能用篆书的标准去赏评楷书,也不能用欧体的标准去赏评颜体。因为书法之美是具有其多样性的,就像费孝通所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必须深入、准确地了解所欣赏的经典书法作品属于哪一类字体、哪一种书体,才能准确地从不同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去引领学生逐步欣赏、体悟书法之美。

二、文辞句读塑灵魂

欧阳中石有“文以载道,以书焕采”的佳句,准确论述了书法作品与文辞之间的关系。我们放眼历代书法经典名作,其文辞无有不佳美者。就像经典歌曲,必定以经典的歌词为载体。

当我们引领学生欣赏书法经典作品时,首先应该引领学生品读文辞,领略其文辞之美。例如:品读《兰亭序》的文辞,可以领略王羲之笔下所描述的山水之乐与人生无常;品读《曹全碑》碑文,可以了解曹景完其人的身世、“重亲致欢”的孝悌与“复举孝廉”的德政;品读《张迁碑》碑文,可以了解张公方其人品、德政。

三、挖掘背景悟内涵

一件经典的书法作品是与作者的文化积淀、所处时代及特定的历史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的。因此,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对于正确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全面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大有裨益。如元代赵孟頫这样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

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响。

怎样引导小学生欣赏书法,(2)

明 钱榖《兰亭修禊图》(局部)

四、整体局部皆关注

欣赏一件经典书法作品时,我们应首先纵观全篇,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深入分析其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要素,深刻认识作品细节的风格与特点。最后再总览全篇,整体把握作品的气息与特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01整体感知

在对经典作品进行初步的整体欣赏时,首先要简要介绍作品的基本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作品名称与作者、作品形式与尺寸、创作时间与背景、作品内容与特点、历史评价与地位等。

02关注细节

在进行字法分析时,可以关注其正与欹、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等多个方面。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关注了《兰亭序》中的二十个“之”字的写法。我们既可以从这二十个“之”字中窥探笔法的变化,还可以看到正与欹、疏与密、松与紧、平与险等结字的变化。另外,《兰亭序》中还有七个“以”、七个“一”、两个“觞”等,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

怎样引导小学生欣赏书法,(3)

《兰亭序》中20个“之”字

03回归整体

书法作品章法需要关注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章法大体有三种:一是纵有行,横有列。这种章法一般在小篆、隶书、楷书中较为常见。二是纵有行,横无列。这种章法在行草书中较为常见,在早期的甲骨文、金文以及魏晋小楷中也较为普遍。三是纵无行,横无列。

在同一篇书法作品中,局部的章法也会有所变化。例如:东汉《礼器碑》碑阳纵有行、横有列。第一行字形稍大,间距稍小,显得严谨端庄。自第二行至碑两侧,法度中多了几分飘逸。碑阴部分则为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参差错落,更富自然灵动之美。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如东汉《曹全碑》、北魏《张猛龙碑》等多有这样的变化,而对于更富于变化的行草书则更为典型。例如:在赏析《兰亭序》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字距、行距并分享其感受。然后选取作品前四行与后四行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前四行字小、工整,字间距大、行间距大、涂抹修改较少,而后四行则相反。

怎样引导小学生欣赏书法,(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