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前四行与后四行行距对比
04墨法分析
如果说笔法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筋骨,那么墨法则应该是书法的灵魂。从历代书法作品来看,绝大多数作品是用浓墨书写而成的。然而,也有以淡墨著名的书家,如明代的董其昌及素有“淡墨探花”雅号的清代书家王文治就是典型代表。除了墨色浓淡以外,涨墨有时也能够取得奇特的艺术效果。所谓涨墨即指点画中的浓墨与点画周边的淡墨共同形成一个笔画,有层次丰富的墨色变化。书家在书写作品时,用毛笔蘸极浓稠的墨液后再用笔尖蘸适量清水,或先蘸清水后再蘸浓稠的墨液,书写时即可得到涨墨的效果。熟练掌握后,涨墨的效果能变成一种可控的技法。清人王铎最擅此道。
清 王文治行书《快雨堂》
清王铎草书《赠汤若望诗册页》局部
五、落款用印不可缺
在书法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上述内容,我们还应关注作品的落款、印章等。
01落款
书法的落款起源于魏晋,兴于两宋,至元代始有定式。书法落款一般记录作品正文题目、出处以及书法创作的缘由、时间和作者姓名等。经典书法作品落款的内容、位置、形式都非常讲究,可以全面体现作者的艺术素养。根据位置、构图及文字内容的需要,落款可分为长款与短款。长款可以有十几字甚至逾百字,内容包括创作题目、缘由、感受、时间、地点、姓名等。
02钤印
书法作品落款后加盖印章最迟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宋四家”中的米芾就有多方名章。如:“米芾”“楚国米芾”“米芾之印”“米芾元章之印”等,常钤盖在其书法作品上。
书法作品中钤盖印章的种类、数量、大小、位置及风格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也不能随意加盖。书法作品中所使用的印章大致可以分为名章、引首章与腰章。风格一般要与作品的风格一致,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谐统一。
因此,我们在引领学生欣赏书法经典作品时,对清代以后经典书法作品的落款与印章应当尤为重视。
选自《书法教育》(中小学版)2020年第贰期
《中小学书法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