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了,不难发现,阅读的重要地位,并且加入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培养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分级阅读
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选择的书籍要适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与时代、与生活以及小学生心理相贴近的书籍。书的内容要有思想性、文学性、故事性等,以此来激发读书的兴趣。
二、积极创设读书条件,满足学生阅读需求
为了让学生有好书读,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重视现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利用学校现有的图书室,去图书室借书,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利用家长会,宣传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取得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做好图书漂流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阅读实践性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学校每周划出一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图书馆供学生借阅书籍,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学校网路资源、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营造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前提。
1、学校要极力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与氛围,通过读书系列活动,如:书香校园、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诗朗诵等为学生创设读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乐读书、爱读书的习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文化建设,让学生随处感受到读书的魅力。
2、教师及时关注班级爱读课外书的同学,树立典型,并号召同学们学习。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的再接再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定期评选“阅读小能手”、“讲故事小能手”等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让学生汇报读书情况,交流读书感受,分享读书的快乐。教师及时总结鼓励,提出努力方向。
四、教师要加强指导,正确引导学生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内容深浅不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要用精读法;对于童话、故事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可用浏览的方式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
2、会作读书笔记
我要求他们学会作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月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篇自己的“佳作”,张贴在班级习作栏里供全班同学阅读。
3、会仿写相关片段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
五、学会自我欣赏,感受读书的乐趣,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阅读关键在于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读,才能达到读的目的,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感。阅读,表面上看是学习的方法,实际也是一种学习中的自我享受。一方面欣赏能把自己放在舒适而清静的环境里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另一方面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到一丝丝快乐和惬意。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以致用,摘抄书中优美的语句用于写作,运用读书获得的知识实践于学习生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六、养成有计划地合理地阅读习惯
阅读要做到由课内逐步向课外延伸。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中、课本里,而应该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文章,充分感受祖国文字的奇妙与伟大。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在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如除了在“早读”时朗读所学的课文外,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等。
课外阅读是我们的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是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让我们的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阅读,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不断增加丰富的课外阅读知识,同时也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读着并快乐着。只要长期坚持,语文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阅读兴趣也会越来越浓,阅读习惯也一定能够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