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近日,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文件下发后,许多学校纷纷作出了“网络教学”、“在线学习”的部署,其间大概包括基于录播视频的翻转课堂模式、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直播教学模式等。本文主要对后者展开探讨。
对于开展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直播教学,目前普遍的理解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把线下挪到线上。于是,用什么作黑板?取什么作粉笔?执什么作教鞭?怎么进行课堂提问?怎么进行分组?怎么感知学生的学习状态?怎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怎么维持学习的持久性?怎么渲染课堂文化和塑造课堂氛围?怎么营造同侪学习的社交环境?
这些问题难倒了相当多的教师。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播平台具备哪些功能模块。如:师生有哪些出镜方式?有哪些互动通道和互动策略?人机界面是否友好、简约?即时交互与反馈是否便捷?如何导入课件?如何共享屏幕和做标注?是否具备多样可视化策略?教师端是否具备较全的学习管理功能?等等。
在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直播教学中,对教师来讲,怎么突破技术壁垒、怎么开起开好、怎么提升课堂参与等,是值得思索的问题。对班主任来讲,怎么做好家校沟通、怎么保证学生全程参与、怎么评价学习效果等,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早在1月31日,我在朋友圈留下了我关于线上授课的6个困惑,这两天陆续有相熟的老师、家长与我留言,共同探讨这些问题。一些教师朋友已然有了一定的直播经验,在他们的反馈中,遇到了许多共性问题。
例如,目前深受诟病的服务器或网络卡顿问题,由于同时在线人数暴涨,致使许多直播软件陷入瘫痪,无法正常开播或即时交流;在网络氛围中,极易出现的“跟帖”效应,直播课往往是教师1个人对N个班级、甚至包括大量家长的形式,许多学生抱有“猎奇心理”,不自主把网络文化带入课堂,直播中时长陷入“嗨聊”状态,影响教学秩序;对中学生而言,如何维持、监控、管理他们的全天在线学习等等。
我没有直播教学的经验,但是考虑到不久后也极有可能客串一把主播,根据与教师、家长朋友的讨论,我分别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总结出了几条网络直播教学的“不可取”,博君一哂耳,欢迎批评指正!
一、网络直播教学中,学校层面的四个“不可取”
1、把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质量等同的理想主义不可取。
在中小学阶段,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更倾向于“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层面。而直播教学实际上是“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是对教与学的重塑。疫情当前,我想许多教育管理者、教师或家长打心底希望直播教学是对传统课堂的“代替”。
而无论是“经验之塔”理论或者“认知负荷”理论,都充分解释了直播教学来重塑传统课堂的艰难,遑论“代替”。至少,当前的技术资源配置对中小学教与学的重塑之能十分有限。更何况,学生参与网络学习,本身就是对其本身的认知习惯、学习风格等全方位的一次打破和*。因此,纵观全局,在有限的条件下,网络学习很难取得与传统课堂教学等同的教育质量。
2、指定平台、指定资源的“一刀切”授课安排不可取。
不同的平台具备不同特征、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需求也不相同。因此,不建议管理者因出于管理的考量,限定教师务必用指定的直播平台开播。
3、把课表从校园生搬硬套到线上的机械作风不可取。
许多学校把学生在校的作息表照搬线上,希望学生能守在电脑前按时间表参加学习。在既有的中小学在线学习研究与实践中,往往提倡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式学习”、“自适应学习”、“个别化学习”,自主性是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基本特性。照搬作息时间表,使学生统一步调、维持全天学习是件不易的事情,建议适当延长或缩短直播时间,将直播课与活动课、防疫科普、习题课、预习课整合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