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看法,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的看法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28 21:24:02

前言:上篇文章讲述了学前儿童的健康的主要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表现;现在我们来谈谈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

一、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

人们通常将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分为四类,即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长发育、衰老等。与生物学因素相对应的是非生物因素,包括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及个体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遗传对儿童身体发育的某些形态指标、生理及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如身高、体重、体型、血压、新陈代谢等,其中身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

病原微生物是危害学前儿童健康的大敌。学前儿童因抵抗力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诸如肺炎、肠炎、痢疾、肠蛔虫、肺结核、手足口病、乙型脑炎、艾滋病等。

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看法,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的看法(1)

图片来源网络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物、舒适而安全的设施等都是保障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条件。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职业、社区、家庭、托幼机构等诸多因素。其中家庭环境和托幼环境对学前儿童身心有重要影响,如父母采取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宽容的教育方式,儿童具有独立、积极、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的特征;反之,如采取拒绝、干涉、溺爱、支配、独裁、压迫的教育方式,儿童会出现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反抗、攻击等行为。

3、行为和生活方式

不良行为多伴随着某些疾病的发生,如儿童常见的挑食偏食、不讲卫生、不按时睡觉、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常伴有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某些营养素摄入过量或不足)、罹患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出现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等。反之,则表现为健康、积极向上。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风俗习惯、规范和家庭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和生活习惯的统称。学前儿童普遍存在喜欢吃肉,过量摄入饮料和零食,睡眠不足,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玩电脑游戏,不喜欢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等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则是导致学前儿童患肥胖症、感觉统合失调、学习障碍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些不健康行为也为成年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是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向个体、群体和社会提供的必要服务活动。对学前儿童而言,健全的医疗服务机构、完备的卫生保健网络、充足的疫苗供应、足够的医务人员等因素是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

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看法,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的看法(2)

图片来源网络

二、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健康

对学前儿童而言,家庭和托幼机构是主要生活环境,为此,我们主要从家庭和托幼机构的角度来讨论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

(1)有规律地生活:学前儿童一天的各种活动(吃喝拉撒睡玩耍)在时间安排上要相对固定、有序、并做到动静交替,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丰富的活动时间。

(2)合理安排膳食: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与机体需要一致。

(3)保证睡眠充足

(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

(6)做好疾病预防:学前儿童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包括快乐、满意、兴趣、自豪、感激、爱、欢欣等。

(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指在交往中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协商等行为

(9)养成健康行为

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看法,学前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的看法(3)

图片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