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彦 考 研 让 | 梦想 | 有迹可循
老师介绍
杉杉师姐:本硕都是新闻传播专业,2015年以专业前三的成绩考上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考研期间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应考策略和独家笔记,两门专业成绩均达到了130。本人对本校新闻传播考研模式和专业课书目很熟悉,曾多次押中过考研题。
这是电子科大新传考研第 16 篇文章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章节简介
第五、六、七章都在讲述传播的五大类型和五大系统。而群体传播、集合行为和组织传播依然是基础和重点,大家不要忽视。
核心内容1、群体定义及特征
(1)定义: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本质特征: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2、群体传播的内涵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3、群体意识
(1)定义:
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内容:
关于群体目标和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
4、群体规范
(1)定义:
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2)功能:
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规范的共有;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3)作用:
排除偏离性意见;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5、群体压力
(1)定义: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2)产生原因:
信息压力,趋同心理。
6、集合行为
(1)定义:
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2)发生条件:
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7、集合行为中特殊的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
指不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2)群体感染:
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3)群体模仿:
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4)匿名性:
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
8、流言传播
(1)流言定义:
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陈述和话题。
(2)流言特点:
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人际和口头传播;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没有确切证据。
(3)奥尔波特流言流通公式:
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9、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紧急事态下的流言)
特点:快速增殖;奇异回流;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10、组织传播
(1)定义:
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2)功能: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1、组织内传播
(1)正式渠道:
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2)非正式渠道: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12、组织外传播
(1)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2)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CIS) 宣传
考点提醒:从往年的真题来看,在这一章中,群体传播中的名词解释和集合行为以及特殊传播机制是名词解释论述的考点。需要大家重点记忆。
第七章:大众传播章节简介
第七章讲大众传播的重点——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社会功能(几种理论)、社会影响是核心;第三节讲拟态环境。
核心内容1、大众传播的定义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很重要)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4、信息环境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5、拟态环境的内涵
即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6、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许多“拟态事件”最初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一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很快演化成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
考点提醒:这一章非常重要,尤其是功能观。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章节简介
媒介技术的内容大家还是要以麦克卢汉的理论为主进行复习(超重要!记牢啦!);媒介组织部分的重点还是在“把关人”理论,除了书本上的内容,大家还要把该理论的新发展也整理好。
核心内容1、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更多运用在大题作答当中)
(1)技术“善”论
(2)技术“恶”论
(3)技术“中性”论
2、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更多运用在大题作答当中)
(1)技术决定论
(2)社会决定论
(3)技术社会互动论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特别重要)
(1)媒介即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2)媒介:人的延伸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3)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2)局限:
作为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具有极端性和片面性。
5、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1)“电视人”和“容器人
“电视人”——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行为方式上“跟着感觉走”。
“容器人”——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孤立的、封闭的容器。(日本 中野收《现代人的信息行为》)
媒介依存症——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2)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价值观发生变化——由勤俭、节俭、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为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即“他律性*主义”。
(3)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
6、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2)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3)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
7、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提出“把关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怀特: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
(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新闻信息的本质属性(真实性;及时性和新意)、新闻价值、新闻要素
(3)“把关”过程的实质
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多种因素的制约、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考点提醒:麦克卢汉,把关人,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大考点。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啦。如有不明白的地方
欢迎大家入群或
添加文末小彦微信,一对一咨询哦
1.来文彦,考上研!报名方式:淘宝搜“文彦考研” 2.电子科大新传考研群号:868713150 3.我是文彦考研,wyky66666,加小彦微信,一对一咨询,获取更多干货 4.文彦成电考研*uestcwykycom推荐阅读
20成电新传考研 | 易混知识点总结!
20成电新传考研 | 《传播学教程》重点梳理第二期!!
20成电新传考研 | 《传播学教程》重点梳理来了!!!
20成电新传考研 | 网络文化知识点解析!!
20成电新传考研 | 中新史人物知多少?
20成电新传 | 必看!初试全方位解读
20成电新传考研 | 复习3小时=空白?押题师姐来助你!
20电新传考研 | 中新史考点,背了就是分!
20成电新传 | 如何从热点事件中挖掘考点?你必须学会!
20届成电新传考研|干货来袭!电子科大新传每年必考题
20成电新传考研 | 《传播学教程》怎么复习?(内附每章重点)
20成电新传考研 | 大热考点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你会吗?
20成电新传 | 学习方法误区大全!新传考生请对号入座,趁早规避!
20成电新传 | 中新史怎么学?赶紧拿出小本本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