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铁和稀盐酸化学反应,氯化铁与稀盐酸共同反应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27 01:58:16

152、电化学专题知识:

电解池

(1)电解池中惰性物质作电极,电极不介入反应。(石墨、铂等)

(2)电解池中金属做阳极要参与反应。

(3)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往阴极移动,阴离子往阳极移动。

(4)电镀铜:铁上镀铜,铁做阴极(镀件),铜做阳极(镀层),电镀液:含有镀层阳离子(浓度不变)

(5)精炼铜: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阳极质量减少与阴极质量增加不相等,粗铜溶解会有锌离子、铁离子等,在关于物质量选择中经常出,转移2mol电子,阳极溶解的质量大于64g,记得不)

(6)记住二次电源,放电时候正极对应充电的阳极,放电的负极对应充电的阴极,做题经常用)

原电池:

(1)电子沿导线流动,从负极出,电流是正极到负极。(虽然知道这个知识点,做题经常出错,说电子进入溶液(错误))(2)负氧,负负正正。(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往负极移动,阳离子往正极移动)(3)氢氧燃料电池,记住通式。(4)钢铁腐蚀:吸氧析氢。

金属的电化学保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电池原理),让被保护的金属做正极,用比被保护金属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池原理),让被保护金属做阴极。

外加记住:一次电池(锌锰电池)了解就可以,有一年高考题出了一种新电池,这种电池反应类似锌锰电池,

至少我们记得锌锰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就可以

负Zn 2OH- -2e-====Zn(OH)2

正2H2O 2MnO2 2e- ====2MnO(OH) 2OH-

二次电源:(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不是可逆。

放电:铅蓄电池的两极是Pb和PbO2,

电解质溶液是H2SO4,

总的电池反应是:

Pb PbO2 2H2SO4=2PbSO4 2H2O (放电、充电)

负极Pb:Pb+SO42--2e-= 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充电:

阴极:PbSO4 2e-=Pb+SO42-

阳极:PbSO4+2H2O-2e-=PbO2+4H++SO42-

153、木炭与浓硫酸、浓硝酸均生成二氧化碳。C 2H2SO4(浓)=CO2↑ 2SO2↑ 2H2O;C 4HNO3(浓)=CO2(气体) 4NO2(气体) 2H2O(条件是加热)

154、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的题,思维定势(一般出题也是可逆符号上方表示放电为原电池,下方表示充电电解池,但是一定注意有时考题上方表示电解池下方表示原电池。(认真读题,07高考天津出过)

155、正盐定义: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根离子的盐。 正盐是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但正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如Na2CO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NH4)2SO4(硫酸铵)溶液显酸性。(电化学考试也用到过这个知识点)

156、各种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前面铺垫不说了,就是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电离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溶度积: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平衡常数就叫做溶度积。只用电解的阴阳离子乘积,就可以,如果电离出2个阴离子,记得是阴离子整体的平方。(实在不好打,不太明白的话,看一下教材)以上均与温度有关。

157、考试重点:稀释某种溶液并不是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少。如稀释酸性溶液时,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稀释碱性溶液时,氢离子浓度增大。
158、越稀越电离。
159、c(H )·c(OH-)=K(W),其中K(W)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c(H )和c(OH-)是分别是指整个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氯化铁和稀盐酸化学反应,氯化铁与稀盐酸共同反应(17)

160、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闫水杰消耗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所以是促进水的电离)
161、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是酸性溶液的必要条件,用PH判断需要有前提条件为25摄氏度。

162、酸越弱,对应的碱性越强。醋酸大于碳酸大于苯酚大于碳酸氢根(记住碳酸对应的盐是碳酸氢钠,碳酸氢根对应的盐是碳酸钠,因为:碳酸一级电离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全国高考原题的知识点)

163、水解反应是微弱的,可逆的,吸热反应。(勒夏特列原理就可以应用了,必须记住,准确,升高温度平衡会向着的吸热方向进行)


164、完全双水解:(记住几个常用的,也是判断力子共存问题要考虑的)
Al3 与HCO3–、CO32–、HS-、S2-、ClO-、AlO2-;
Fe3 与HCO3–、CO32–、ClO-、AlO2-;
Fe2 与AlO2-;
NH4 与SiO32-等。(考试中经常出的是铝离子和硫离子,记住双水解,就是一个夺取水中的氢离子,一个夺取水中的氢氧根离子)

165、硫酸氢钠。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
NaHSO4的电离:NaHSO4=Na H SO4(2-)(溶液中)
NaHSO4=Na HSO4- (熔融)高考题出过选择题,要知道硫酸氢钠水溶液显酸性。


166、盐类水解的应用:

(1)配置氯化铁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防止水解(方程式会写吗,就是铁离子夺取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非沉淀),或直接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2)镁条放入氯化铵、氯化铜、氯化铁溶液中产生氢气。为什么因为铵根离子,铜离子,铁离子,水解夺取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有氢离子产生,溶液显酸性。

(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废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就是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方向进行,也就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方向)

(4)明矾、三氯化铁净水,铝离子和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氧化铁胶体。

(5)苏打可以洗涤去油污:苏打是碳酸钠,碳酸根水解生成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离子,加热,促进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6)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双水解的应用。

(7)某些挥发性酸的盐溶液加热蒸*产物:氯化铁、氯化铝、氯化铜,加热蒸干得不到原物质。氯化铁蒸干灼烧得到三氧化二铁。氯化铝得到三氧化二氯,氯化铜得到氧化铜。不挥发的盐溶液:硫酸铝、碳酸钠,加热得到原物质,因为硫酸、氢氧化钠不挥发,不可能得到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


167、蒸干盐溶液所得物质的判断:

(1)先考虑分解:碳酸氢钠、碳酸氢钙。蒸干得到碳酸钠和碳酸钙

(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加热蒸干亚硫酸钠溶液得到硫酸钠,硫酸亚铁得到硫酸铁。

(3)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一般得到原物质。如硫酸铜。盐类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一般得到对应氧化物,如氯化亚铁得到三氧化二铁。

(4)氯化铵、硫化铵溶液蒸干、灼烧无残留物。(盐类水解选择题会出,大题也会,让你写出水解方程式,记住常见的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有水参与,生成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双水解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

168、PH和为14的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PH和为14的强酸和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谁弱显谁性)


169、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混合,溶液呈酸性。(谁强显谁性)中和反应看物质的量,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恰好生成强酸弱碱盐,显酸性。


170、常温时,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为10-13mol,(解释,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所以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氢离子浓度为水电离的,且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氯化铁和稀盐酸化学反应,氯化铁与稀盐酸共同反应(18)

171、PH=11的碳酸钠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氧根为10-3moll-
172、PH=4的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

173、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时刻记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仔细阅读,看到不同等式特征想到不同守恒式子)以碳酸钠为例:电荷守恒:c(Na ) c(H )=2c(CO3^2-) c(HCO3^-) c(OH-)(考试注意考点在,碳酸根带两个电荷,故系数为2,常考点,童鞋们,如果看到选择题选项中等式两侧都是电荷的,一定要想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c(Na )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

c(Na )=2[c(CO32-) c(HCO3-) c(H2CO3)]


(考试考点,整体倍数,2的位置放在碳元素整体外,还有如果发现选项中既有电荷又有分子,一定想到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质子守恒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本人做题时都是用电荷和物料两个式子推出质子守恒,质子守恒给人最直观的的感觉就是看似不可能其实是对的,所以当看到这样的选项时,一定想到是质子守恒,需要我们准确写出电荷和物料,推出质子守恒)实质:(水电离出的c(H )=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 ,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c(OH-)=c(H ) c(HCO3-) 2c(H2CO3))

174、离子浓度比较(1)酸溶液或碱溶液比如:硫化氢,第一步电离为:氢离子和硫氢根离子,硫氰根离子会继续电离,电离出氢离子和硫离子,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氢离子大于硫氢根离子大于大于硫离子大于氢氧根离子(2)盐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Na >HCO3->OH->H (至于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大小比较高中不涉及)同时注意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比如比较物质量相同的各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的大小硫酸氢铵大于氯化铵大于醋酸钠。混合溶液比较第一考虑是否发生反应,先要确定反应后的物质及各物质的浓度,再考虑电力因素、水解因素。

175、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反应条件。即不必注明点燃、催化剂等反应条件。不必标注气体、沉淀物物质的符合上下箭头。


176、注意漏写或错写物质的状态,正负号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不对应是书写方程式最易出现错误的。


177、反应热的计算:△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 =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例题分析:(2011重庆高考)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kJ,则S(s) 3F2(g) = 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 B.—1220kJ/molC.—450kJ/mol D. 430kJ/mo△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热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280 160×3-330×6重点)kj/mol
=-1220KJ/mol


例题分析:(2010全国课标高考题)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 = -12.1kJ /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 =-55.6kJ/ 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C )电离吸热

A.-67.7 kJ /mol B.-43.5kJ /mol C. 43.5 kJ/mol D. 67.7 kJ/ mol


178、转化率=△(变化的)/初始量

179、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正确,2014全国课标二卷)分析首先我们知道,醋酸酸性大于碳酸大于次氯酸,酸越弱对应的碱性越强,由于PH值相同,故次氯酸钠浓度小于碳酸钠小于醋酸钠,即1.》2》3.,这个经常考。

180、(模拟题分析)25 ℃,某浓度的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0×10-a mol·L-1、1.0×10-b mol·L-1,这两种溶液的pH之和为(A)
A.14-a+b B.14+a+b
C.14-a-b D.14+a-b

分析:盐酸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浓度,通过例子积常数,求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14 a mol·L-1,氯化铵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就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b mol·L-1,所以和为14-a b。

氯化铁和稀盐酸化学反应,氯化铁与稀盐酸共同反应(19)

181、Ksp的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182、在水溶液中,只有羧基可电离出氢离子。
183、乙炔、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184、点燃法能够鉴别甲烷和乙烯。


185、溴乙烷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取代,氢氧化钠醇溶液消去。
186、检验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3)加热煮沸或水浴加热(4)冷却(5)加入稀硝酸酸化(6)加入硝酸银(氯化银白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黄色)

187、酚:根本特征就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188、酚与芳香醇属于不同类别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重点)
189、乙酸乙酯几个重点:

(1)加入顺序: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冰醋酸)。

(2)可逆反应

(3)长导管作用:导气兼冷凝。

(4)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1)吸收乙醇(2)中和乙酸(3)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不用碳酸氢钠)(6)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190、银镜反应需要你水浴加热。

氯化铁和稀盐酸化学反应,氯化铁与稀盐酸共同反应(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