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黄庭坚行书《出宫赋》特点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28 06:20:25

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黄庭坚行书《出宫赋》特点(1)

黄庭坚行书《幽兰赋》

【断句】符春禄

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彼幽兰兮,偏含国香。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于是嫩叶旁开,浮香外袭。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人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纳佩为华,空载*人之什。光阴向晚,岁月将终,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乱群峰兮上下,杂百草兮横丛,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岂不处地稍幽,受气仍别?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空牵戏蝶,拂花蕊之翩翾,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既生幽径,且任荣枯。幂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覩,遇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取。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至今;入梦为徵,燕姞开之于前古。生虽失处,用乃有因。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虽见辞于下土,幸因遇于仁人!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芊眠茂宛,靡迤秋坂。纫而为佩,*人之意何浅。间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泛浩露则花飞三田。凯众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即徵之而见寄,愿移根于上苑。

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黄庭坚行书《出宫赋》特点(2)

《幽兰赋》注释

碑序:唐韩伯庸《幽兰赋》,吏部员外郎、臣黄庭坚,奉敕敬书于绩熙殿中

一、唐:朝代名,开国皇帝李渊反隋前曾封为唐国公(山西古称唐地),因此建国称大唐国,后人称其朝代,往往简称之,尤常冠人名之上。

二、韩伯庸:人名,唐德宗李适时人,为贞元(公元七八五——八零六年)间进士,其它不详。

三、幽兰:生长在较偏僻地方的兰草。幽,偏僻、幽暗也。兰,草名,一种香草,白花,气味馥香,其一种名曰“君子兰”,较名贵,人多尚之。诗人往往以此比喻品德高尚之意,屈原《离*》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德,不因困穷而改节”。

四、赋:一种韵文,字数不拘,但多以四六句为主,杂以散文形式。

五、吏部:古代官署名。隋、唐列为六部之首,主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考课、调动等事务。历代相沿不改。

六、员外郎:官职名,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晋代以后的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是皇帝近侍官之一。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

七、臣:君主时代各级官吏对皇帝的自称。

八、勅:敕的异写,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九、敬书:怀着尊敬的心情,尊从旨意,严肃、慎重地书写。

十、阳和布气:阳光明媚,惠风和畅(赋文部分前有,故略)。兮,文言语气助词,多用于词赋中,跟现代的“啊”相似。如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屈原《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黄庭坚行书《出宫赋》特点(3)

十一、光:明亮地。被动用法。此处意为动植物生机盎然。

十二、惟:句前语气词,这里有只、独之意。可与唯、维通用。

十三、国香:国色天香的变格,国色指倾城倾国美貌的女子,天香,指自然界极香的气味,这里是旨芳香异常的花卉,多指兰花。

十四、乔林:即乔木,指高大的树木。

十五、见赏:赏识。

十六、芳:花草发出的香味。多喻名声或德行美好。如李白诗:“芳名动千古”。成语有“流芳百代”。

十七、 :音(lǎn)懒之别字,《古今图书集成》原为嫩字,据原义分析,与懒意不切,可能是误写。

十八、外袭:向外发散,传播。

十九、分:多音字,这里读fèn(愤),作权利的限度解。

二十、何:疑问词,为什么。莫及,未曾达到,成语有“悔之莫及”。

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黄庭坚行书《出宫赋》特点(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