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是一个小学老师,她一参加工作就担任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至今已经快四年,她带的学生也已经是四年级了。
我女儿工作之初,我就建议她自己再好好学习《弟子规》,并把其中好的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教给孩子。
那么,《弟子规》是一篇什么样的经典呢?其实,它的开首八句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
《弟子规》源于《论语》《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撰的三字格言式的韵文。具体讲述为人子弟应该遵循的,有关居家、出外、待人、接物、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自古以来是儿童启蒙教育的传统经典,抛开封建制度里的糟粕,大多数内容,至今仍有非常积极和现实的教育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意义,并不单纯局限于少年儿童,有些内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终生有益。这也是至今我仍然用《弟子规》的要求教育我的女儿的缘故。
开篇八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其实是个总纲,开宗明义地说明《弟子规》的指导思想是孔子的教导,或者说,《弟子规》以《论语》为遵循。
这八句出自《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而全篇的内容都是讲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和学文五个方面的内容。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原是山东人《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秀才,据历史记载,他没有做官的经历,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但这篇《弟子规》却写得像官宦人家的口气。
上网查百度,李毓秀是山东潍坊人(另有一种说法,是山西绛州人),因特殊使命居家迁往东北辽宁的铁岭地区。不知道他所担负的特殊使命是什么,但我宁愿相信李老先生是山东人闯关东的先驱。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弟子规》讲述的五个方面其实就是孔子所倡的人生“五常”《弟子规》所述“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五个方面,也依次为做人处事的准则,对应的是孔子倡导的“五常”,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仁义礼智信,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下名称和顺序而已。
所谓孝悌,就是“百善孝当先”,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现代社会,人们常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这样的人是不可交的,确实很有道理。
所谓谨信,其实包括严谨和诚信两个方面的意思,教育人不能过于随便儿戏,与人交往更须诚信为本。谨信,自古以来就是选择朋友的第一标准,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都是为了一个“信”字,宁可放弃宝贵的生命。现代社会,我们不再提倡江湖义气,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需要以诚相待,一诺万金。
所谓爱众和亲仁,其实都是“仁爱”的范畴,这里既包括“亲亲”,也包括“爱人”,说的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那就是做人要有爱心,不能自私自利,麻木不仁,只有这样,才是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人生。
这里所说的“亲仁”还有教育人交朋友要选择良友的问题,也就是要交往那些仁人志士,而不是狐朋狗友、庸人俗辈。因为一旦交友不慎,轻则会沾染恶习,重则倾家荡产,这是有惨痛的历史教训的。
在这里,李毓秀先生把“学文”放在了末尾,而且加上了一个“有余力”这样的前提。我理解,不是说学文不重要,他只是更加强调人的道德修养罢了,他可能认为,如果连基本的道德修养都达不到,有文化还不如大字不识,对社会危害反而会小一些。这就像那段动荡的岁月,我们常说的那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是一个道理。
现代社会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不注重其道德品质的塑造,很多孩子长大后思想道德不健康,有的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所以,为人父母,应当从《弟子规》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