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垢的表面结构
哪种茶容易产生茶垢?
绿茶。
因为绿茶含有较多茶多酚,在使用同样的水泡煮后,相比其他茶叶会产生更多的茶垢。
市售的茶垢除渍剂主要有效成分是过氧化物,一般是性质较为稳定的过氧碳酸钠,化学结构为2Na2CO3·3H2O2。茶垢除渍剂之所以能够洗脱茶垢,主要是因为过氧碳酸钠遇热水分解,其中的过氧化氢(H2O2)产生大量活性氧原子非常活泼,能够渗入茶垢表面的微小缝隙,使其松动、分解并增加其水溶性,然后使茶垢从器皿表面脱落。
这是一种非常柔和的相互作用,相比传统的用碎鸡蛋壳这种机械力去垢,或者自行配制酸碱清洗液进行化学清洗,用茶垢清洗剂明显效果更好、更方便,也不会对器皿产生损伤。但茶垢除渍剂应存放在儿童拿取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
反应最终产生的化学物质是Na 、CO32-和O2,无毒无害,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两点:
1. 茶垢除渍剂用量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要求进行投放使用。茶垢除渍剂使用时不要密封杯具,以免产生的氧气无处释放,可能发生爆炸。
2. 使用时会释放大量的H2O2,对人体皮肤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所以如果要触碰清洗液,建议戴好橡胶手套。使用后倒掉反应后液体,并用清水清洗。
参考文献:
[1]乾云菲. 茶垢形成机理研究[D]. 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5.
供 稿:邵乃敏
编 辑:董 晨
审 稿:洪新宇 冯晓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