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占主导地位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3-6 岁幼儿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都在发展,但是以无意注意发展为主,幼儿身体活动或动作完成过程中,不断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指向,从而促进无意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的发展主要受外界刺激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鲜艳的颜色、强烈的声音、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突然出现的东西都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幼儿感兴趣、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刺激物,也是幼儿注意的对象。
有意注意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特别通过语言的作用,幼儿的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过程主要依赖成人的引导。在日常生活或身体活动中,要使幼儿逐渐明确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并通过自身努力去保持注意,从而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二、注意广度随年龄增加而延伸
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所注意对象的数量。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 0.1 秒速视条件下,正常成人一般能把握 8-9 个黑色的圆点或 4-6 个无联系的外文字母或 4-5 个无联系的汉字;而对于幼儿,在 0.1 秒的速视条件下仅能正确地辨认圆点数 4-9 个,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3.5%的 4 岁幼儿能辨认 2个圆点,66.6% 的 6 岁幼儿已经能辨 4 个圆点,44.6% 的 7 岁幼儿能辨认 6 个点。
三、记忆力发展特点
儿童的记忆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以下从记忆的意识性(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理解性(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几个方面来说明。
⑴ 记忆的意识性特点
根据幼儿活动有无目的,将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前者主要指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后者指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
① 无意记忆占优势
i)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3 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不会进行有意识记。整个幼儿期,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实验研究,要求两组幼儿对同时进行参与、操作某个活动,一组孩子要求尽量记住整个活动中出现的图片,而另一组则没有任何要求,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幼儿回忆所玩过的东西,然而没有要求的一组幼儿能够回忆的卡片数量和内容要优于另外一组。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
ii)无意识记忆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由于记忆加工能力的提高,幼儿中期和晚期记忆的效果都是无意识记忆优于有意识记忆,幼儿无意识记忆能力继续发展。无意识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幼儿的无意识记忆,不是由于幼儿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完成记忆任务而产生的,而是幼儿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过程中附带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副产物。幼儿的认知活动越是积极,其无意识记忆效果越好。
② 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大约在大班阶段幼儿有意识记忆能力开始加快,有意记忆是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可以通过两方面对幼儿有意记忆的发展产生影响:
i)在成人的指导下有意识记忆逐渐产生。成人在日常生活和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在正式活动开始前向幼儿提出记忆的任务,并在活动结束后使幼儿自主回忆练习前的任务要求。
ii)明确主动记忆意识和强化活动动机。使幼儿主动去识记某件具体事物或抽象的任务,例如在“买菜游戏”中,幼儿作为“顾客”,会主动记住菜的种类和价格,角色本身使幼儿意识到这种识记任务,因而也就主动努力去识记,记忆效果也有所提高。强化活动的动机,指要调动孩子进行识记时的积极性,而消极被动的识记任务会对幼儿记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使幼儿回忆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无论是否清楚和完整,都应对孩子进行表扬和激励,因为来自其他小朋友赞许或者教师奖励,是对幼儿主动识记动机的强化。
⑵ 记忆的理解性特点
幼儿对记忆材料理解程度,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前者主要指幼儿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后者指幼儿在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后,而进行的记忆。
① 机械记忆使用较多,意义记忆效果最好
i)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在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后会留下痕迹;此外,幼儿理解能力发展不够完善,对识记材料不理解和组织加工,只能机械记忆。所以与成人相比,幼儿在识记时运用机械记忆较多,并且记忆的过程也不困难。
ii)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当幼儿识记生活中常见物体和不熟悉的无意义图形时,幼儿识记常见物体的效果明显优于不熟悉的无意义的图形,所以幼儿已理解识记材料的内容或形式时,记忆效果最准确且保持的时间也较长。
②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在整个幼儿期,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其效果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年龄较小的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要高得多,而随着年龄增长,两种记忆效果的差距逐渐缩小,意义记忆的优越性似乎降低了。这种现象并不表明机械记忆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是由于年龄增长后,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效果的差异减少,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机械记忆中的理解成分使机械记忆的效果有所提高。例如,幼儿对一些不熟悉的词,有时会按自己的理解来识记。可见两种记忆效果差距的缩小是由于两种记忆的区别越来越减少,两种记忆越来越多地相互渗透,主要是意义记忆渗入机械记忆中。
⑶ 记忆的内容特点
① 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幼儿根据具体的形象而记忆各种材料。幼儿在语言发展之前,只能对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即使语言出现后,幼儿阶段的记忆仍然以形象记忆为主。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记忆效果优于熟悉的词,因为熟悉的物体具有直观性、鲜明性的特点,记忆效果最好;若将熟悉的词与幼儿头脑中具体形象相结合,效果也比较好。而对于不熟悉的词,由于幼儿头脑中完全没有形象,所以效果最差。
② 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差别逐渐缩小
3-4 岁幼儿无论是形象记忆或者是语词记忆,其水平都相对较低。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两种记忆效果逐渐缩小。因为幼儿年龄增加的过程中,形象和词语都不是单独在幼儿的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其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所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语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在形象记忆中,物体或图形起主要作用,词语在其中也起着标志和组织记忆形象的作用。在词语记忆中,主要记忆内容是语言材料,但是记忆过程要求词语所代表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形象和词语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两种记忆的差别也相对减少。
四、思维力发展特点
随着孩子知识经验的增长、语言的发展,孩子认识活动中具体形象成分相对减少,抽象概括成分逐渐增加。幼儿时期,虽然能开始进行一些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是思维的自觉性较差;在行动之前通过语言表达,将要做什么和如何做,使行动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⑴ 3-4 岁幼儿思维特点
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加工材料,以图形为主、初步涉及符号,思维加工能力以认知、记忆为主。这一时期的幼儿处于幼儿园小班阶段,图形加工材料从其生活中的玩具向具体的学科知识转变,例如几何图形(长方形、五角形、圆形)等,并开始数 5 以内的数。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认识图形时,不再仅仅把其看作好玩的图片,而是能主动了解图片或者数字代表的物体,例如能给出数字“6”并列出相应个数的物体。
⑵ 4-5 岁幼儿思维特点
4‐5 岁幼儿的思维加工材料仍以图形为主、但符号加工得到较大发展,思维加工能力以认知、记忆为主,其中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能力偶有体现。在加工材料上,能认识菱形、锥形、梯形、椭圆形等,能认识 10 以内的数字,并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能明白教师的话并按要求进行活动,尝试用自己语言表达观点。该阶段孩子的观察、判断、分类能力远胜过小班儿童。例如对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皮球进行分类,小班儿童通常没有统一的标准,会把把红色小三角形、红色小方块和蓝色小方块等小的物体都归为一类,而中班儿童的分类有一致性,他会按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⑶ 5-6 岁幼儿思维特点
此年龄段幼儿,思维加工材料和能力得到较大发展,对符号、图形、行为、语义的加工都有涉及,聚合思维、记忆、发散思维、认知、评价在思维活动中都有体现。儿童能认识常见的各种图形,并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能掌握 10 以内加减法并能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能有条理的讲述比较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引导下识别不同的表情符号并体验与之相应的情绪。但是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仍具有随意性,不能自觉地按照物体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未能掌握事物的真正概念。
在认知、记忆事物时,5-6 岁幼儿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经验进行联想记忆。此外,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方式,是此阶段幼儿认知客观事物的主要特点,只有参照自己才能理解客观事物,无法从别人的角度和观点去考虑问题。例如皮亚杰设计的一个实验,让儿童坐在模型的一边,将布娃娃置于模型的另一边,然后让儿童描述布娃娃所能看到的模型样子。5 岁以下的儿童大部分按自己看到的模型样子进行描述,而 5 岁以上儿童能从布娃娃的角度描述看到的模型样子。
五、想象力发展特点
想象力是幼儿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而且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⑴ 幼儿期是以无意想象占优势,初期想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主题,没有预定目的。例如幼儿对某几个物体进行摆放,事先不会设想要摆成什么样子,只是在摆弄的过程中看它像什么就是什么。此外,幼儿想象的主体容易发生变化,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并且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
⑵ 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幼儿为获得同伴或成人,对自己的观点或行为的认同,突出自己的能力,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以及印象中特别深刻的部分。
⑶ 想象容易与现实混淆。幼儿初期想象容易与现实混淆,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作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形式进行叙述,无法清晰的辨别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实的。
IKAA(International Kids' Athletic Association,国际儿童运动协会)总部设立于美国,是致力于推动少儿基础运动发展的国际性组织。
IKAA(中国)由深圳小嘉体育引入大陆,秉承协会总部办会理念,致力于让每个孩子科学运动、快乐运动。IKAA(中国)通过推动少儿运动课程进校园、组织儿童运动赛事活动、组织少儿体适能师资培训认证,为儿童运动教育事业输送更多优质课程和教练人才,让科学的运动教育理念惠及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