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在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虽然叫做“臭氧”,但它也分情况而臭:高浓度的臭氧是真的很臭,并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因此也经常被做消毒、*菌、漂白之用。而低浓度的臭氧不仅不臭,相反还带有一丝青草的清新。而雷雨过后,空气中会弥漫着少量的臭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雨后的户外感到空气格外好的原因了。
尽管如此,臭氧仍属于有害气体,吸入过量会损害人体健康。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臭氧安全浓度为0.1ppm(1ppm=1毫克/立方米),工业卫生标准为0.15ppm,劳动保护部门规定在安全浓度下允许工作不超过10个小时。不过人们能感知或能闻到的臭氧浓度一般为0.02ppm,距离安全浓度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一般不会出现中毒现象。
- 相关诗词: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北宋黄庭坚的《念奴娇》: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诗句朗朗上口,描述的是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爆竹”,原指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燃放鞭炮。
传统鞭炮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化学成分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引燃后会发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以及硫化钾等硫化物。这其中的化学反应非常多,最核心的就是:硫与硝酸钾、碳燃烧,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