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的植物现代诗,小学生自创现代诗关于植物的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30 16:03:22

王国维认为"景语"和"情语"没有区别,因为一切"景语"都是"情语"。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回忆了四川的风光,尤其是巫峡奇景的美奂绝伦。故乡山水的钟灵神秀在作者的心里暗示什么呢?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对祖国前途的憧憬。回到那"未经跋涉的荒山","未经斧钺的森林","我们在这个亚当与夏娃做坏了的世界当中,另外可以创制一个理想世界"。

《月蚀》篇幅较长,当做小说读的话,好象头绪繁多,结构松散。但这也正是这篇散文的妙处,形散而神不散,繁多而不杂乱。叙述的时空角度尽管不断变化,行文却井井有条、环环相扣。把一个个故事、回忆,一片片遐想、景物串缀起来的是作者起伏动荡的情思。文章一起首是作者从报上看到将要发生月蚀的消息,由此感慨久为都市所束缚,决定无论如何要带小儿们去观海看月。可是由于车费高昂,我不能不改变初衷,在孩子面前食了言,于是引起满肚皮的愤慨:自嘲穷人不该妄做邯郸梦,抨击在租界里华人不如狗,连亡国奴都够不上。随着这条情绪线索,写到关于月蚀的古老传说,讽刺了整个社会现实的丑恶与不公平;由妻子的一个恶梦倾诉了个人与家庭命运的困窘。愤懑之情愈膨胀,心灵上就愈有所求。因此,由黄浦江的夜色感到家乡山水在招唤,从妻子的恶梦转到自己也做了一个甜美回忆的梦,由是在精神上得到一点慰安。情绪此起彼伏,描写对象也随之而在真实与想象、时间与空间之中不断变幻。最后一笔写孩子们因为玩得尽兴,要求爹爹天天晚上带他们到公园来,我听了以后几乎流出眼泪,将情绪由变化万端闪回、定格。

小学生写的植物现代诗,小学生自创现代诗关于植物的(13)

以上两篇散文都是感慨社会人生、自我境遇的抒情之作。《银杏》主要是托物言志,借银杏来象征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坚韧不拔、不畏强暴的优秀传统,以赞美银杏来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决心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的高风亮节。这篇散文写于抗日战争期间、"皖南事变"之后,正是国统区政治形势最黑暗的时候,所以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托义于物,把对反共卖国、民族投降主义的愤怒和坚贞不屈的志向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

咏物言志要在"物"与"志"之间做到妙合无间,这篇散文的艺术功力就在于此。作者处处都在描写真实的银杏,但所欲抒发的情志和寄寓象征的含义又无不从朴素无华的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一开篇作者就赞美银杏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是中国才有的"国树"。这些都是植物学记载所实有的,而作者则巧妙地由此生发开去,崇扬银杏是"东方的圣者"。因为漫长的历史变迁使得银杏在自然界已经无法生存,是靠了我们祖先的人力才把这奇珍保存下来,而且把它侨迁到日本去,它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由是,赋予银杏以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的象征意义。接着作者具体描绘了银杏的株干、枝杈、叶片、果实和冬夏四时的形态变化,这些也都是实写。然而,从银杏株*端直,枝条的蓬勃,叶片的青翠、莹洁,木质的坚实,果实的丰美,形态的嶙峋、洒脱,作者深情地赞美了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坚贞、庄重、不骄不媚、不畏强暴、刚毅正直,谱写下一篇真、善、美的颂歌。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感慨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银杏,以此讽刺、鞭挞那些丢弃民族传统,背叛民族利益的人和社会现实,点出自己希望发扬光大民族精神的深远志向。写实之中巧妙地融进诗意的想象,使这篇散文在平白、质朴的文字中含了无穷的韵味。

小学生写的植物现代诗,小学生自创现代诗关于植物的(14)

这篇散文同《小品六章》尽管情调大不相同,但同样可以看出作为诗人的郭沫若的审美追求。用诗的语言,诗的旋律,表达出诗的意境和情趣。《银杏》也可以称之为一篇散文诗。"银杏,我思念你",起句便显出情真意切,然后通篇用第二人称"你",同银杏娓娓叙谈,诉说肺腑之言,文字中饱含着挚情。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叠句,层层扣紧银杏,反复咏叹,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造成一种音乐美。用"你美,你真,你善",铺陈出一幅幅隽永有致的画面,使情、景、志达到和谐的统一。

这三篇散文只能算是郭沫若散文创作的一瞥,然而这一瞥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功力与风格。他能阔大雄浑,也能纤细丽;能洋洋洒洒,也能娓娓谈;能一泻千里,也能含蓄蕴藉。应该说他写散文,也是大手笔。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