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频类
对于音频音乐类产品来说,在把音频当作背景音乐的情况下,视觉并没有在屏幕上,是不需要弹幕的。
那么,判断是否要做弹幕功能的核心在于,判断在挑选音频的场景下弹幕和评论场景重合度:
①对于音乐类时长较短的产品来说,基本没有定位到某个特定位置进行互动的需求,总共也就3、4分钟;
②音乐娱乐性并没有那么强,听歌时更多是听符合当前心情的歌,并且歌曲本身是一项艺术,它是比较凝练且具有整体性的情感表达,而不会像视频里一样描述一个取材于生活的故事,很少会引发碎片化表达;
同时,音乐作品大多为PGC,弹幕也起不到像视频里那样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效果。
那么就可以被评论覆盖,边听边看评论和边听边看弹幕区别不大,而评论的好处还有可以沉淀UGC内容,网易云音乐评论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像广播剧、有声书这类时长较长、内容娱乐性比较强、有情节,就有在观看过程中进行碎片化情感表达、额外信息获取方面的需求,加上弹幕可以吐槽人物、吐槽剧情、吐槽制作,促进整体内容消费氛围的活跃,而且用户已经习惯边看弹幕边听剧。
网易云广播剧还曾经因为没有弹幕,被用户吐槽了。
2. 短视频
短视频内容长度较短,用户在单个视频的停留时长也较短,但是内容娱乐性较强,那么该如何取舍呢?
从评论功能能否取代弹幕的角度看:
评论在二级位置,需要点击到评论区才能看到评论内容,可以让更聚焦在内容本身上,弹幕在一级为主丰富原本内容的信息量,玩法会更多,比如说观众可以连发发位于中间的弹幕,表达对内容的期待,或者用弹幕护体将不适合看的内容遮蔽起来。
很难说哪一种更能吸引用户驻留,短视频feed流一个个刷下去,很看第一眼效应,而这时候如果有了弹幕,有了一级UGC内容,那么弹幕数量作为内容受欢迎程度的衡量指标之一,用户可能原本对作品主题并不感兴趣,却因其有巨大的弹幕数量或者被飘过的弹幕吸引而选择观看该作品。
那么,还可以进一步从内容策略上去判断,比如抖音就没有弹幕,而快手和视频号都加上了弹幕。
抖音注重打造爆款,爆款所看的正是内容有没有爆的属性,第一眼能不能抓到人,那么没有弹幕正好可以来进行测试,而有了弹幕反而容易干扰,本身抖音就具有极强的音效和极强的画面效果,整体视频节奏很快,很少有空隙或者说给一个空间去触发新的想法,加了弹幕反而会转移注意力,影响沉浸感,也不能判断是被视频内容本身吸引还是弹幕内容。
而快手的流量更普惠,以关系链为主,更注重粉丝和创作者的关系,那么弹幕就是很好的互动空间。
不过快手在有些视频中不会显示弹幕,因为这些页面的主要目的不是引导用户进行互动,而是需要引导其他关键行为(进入创作者主页、转化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