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客车老板,金龙联合客车老总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2-12-10 15:01:03

黄培予

1982年,黄培予经过争取,转业回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年,他18岁离开厦门,如今归来,已是49岁的半老男人。

三十年变迁,物是人非,父母早已去世,厦门对他来说,十分陌生。

三,组装丰田DYNA

黄培予回到厦门时,正值厦门成立经济特区。当时有人征求他的意见,愿意去哪里上班。他说自己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尝试新事物。

就这样,黄培予被分到了只有二三十人的厦门特区管理委员会,任秘书科科长。

没多久,他被派去筹建厦门联发公司。1983年9月,厦门经济特区联合中行信托、5家港澳银行合资设立联发公司,黄培予在公司主管日常工作,并负责招商引资。

在管委会的两三年来,黄培予接触到的都是新东西,为了有能力跟人家谈合作,他自学经济法、合同法等商业知识,渐渐对市场经济产生兴趣,做生意的念头开始萌芽。

这时候,他才接触到汽车工业。

金龙客车老板,金龙联合客车老总(5)

当时,二汽负责人黄正夏急着要去欧洲,跟雷诺和福特英国公司谈合作。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报批,至少一年半载,耽误事情。二汽这才经人介绍,找到厦门管委会黄培予帮忙。黄正夏这才以厦门经济特区的名义组团出国考察。

在欧洲,黄培予跟着二汽人到法国雷诺、英国福特公司参观考察,雷诺的自傲气焰让他深恶痛绝。

1984年,黄培予又随厦门领导考察日本,看过松下电器、丰田汽车,他对丰田汽车印象深刻,感觉丰田汽车将会在中国卖得很好。之后他就产生了搞汽车的想法。

他说服领导,也学着湛江三星汽车的模式进口汽车。黄培予向丰田采购了2000辆丰田DYNA轻卡,采取SKD的进口方式。

金龙客车老板,金龙联合客车老总(6)

不凑巧的是,这批丰田轻卡刚组装好就碰上海南汽车走私案,所有进口车全部冻结,不能卖了。这样,有些人对他的意见就大了。“黄培予,你搞这个事情,人家进来后,马上就卖了,你非要弄个SKD、CKD来折腾。好,现在赶上中央下文,进口车不准卖!看你怎么办?”

积压一年后,最终那批车还是全部卖出去了,且都是抢手货。

之后,黄培予离开联发公司,领导让他创办厦门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但是不拨钱。没钱怎么搞业务,怎么付职工的工资?这难不倒黄培予。

他自己另外注册一个进出口公司,用这边生意赚的钱养那边的公司。他做的是汽车零部件进口,几单生意一做,马上就有资金,两三年时间就赚了几千万元,员工才二三十人,在当时是暴利行业。

四,创立金龙汽车

1988年6月,领导又找黄培予谈话,让他组建汽车工业公司,以此从二汽的30万辆轿车项目中分一杯羹。

为什么找他?因为他近几年都在从事汽车进出口,又跟二汽的领导比较熟悉,所以这事非黄培予莫属。可是,他前前后后跑了十趟十堰,几乎都把二汽的门踏破了,但依然没有希望。当时不止厦门,觊觎这个项目的还有湖南、江苏等省份,各大领导纷纷登门拜访二汽,可都被婉言谢绝。

湖北省是不会把30万辆轿车放出去的。1988年底,二汽30万辆轿车项目确定在武汉,东风雪铁龙合资项目的厂址之争再无悬念。

金龙客车老板,金龙联合客车老总(7)

厦门领导知道这事没戏后,就正式通知黄培予,要把汽车项目取消。

说干就干,说不干就不干了。这让黄培予很为难,他已经从外面招来一批技术人才,他们携家带口冲着厦门特区来致富。黄培予怎么忍心再劝他们返回老家?

黄培予坚决不同意注销厦门汽车工业公司。领导拿他没办法,便向各大银行下发通知:厦门汽车项目没有了。

国有银行不给他提供贷款,看他还怎么经营!黄培予不甘心,找到熟悉的银行行长再三恳求,把嘴皮子磨破了,行长还是不敢贷款给他。

金龙客车老板,金龙联合客车老总(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