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子古镇到元通古镇怎样赶车,元通古镇怎么去坐公交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3-02-18 19:16:27

千百年来,汇江水就这样默默地滋养和陪伴着古镇人家

走在元通街头,处处都会发现岁月遗留下的奢华而沧桑的痕迹。像麒麟街上现存的黄氏和罗氏公馆,在今天看来依然集清末民初民居建筑之大成。在临河的一个小巷口,一座民居的门楼竟是哥特式建筑,在经历了岁月风尘后仍难掩昔日的华贵雍容。随意走进一个深巷都会有惊喜的发现。哪怕在一人多宽的窄巷里,你也可能在石柱上见到一幅四平八稳的对联,只可惜旁边的石狮、麒麟之类石雕已残缺不全了。

在麒麟街一个窄得不能两人并行的深巷里,竟意外地深藏着一座华丽庄严的天主教堂,不仅建筑保护得很好,连塔尖上的十字架都完好无损,天知道它们是怎么躲过了文革破四旧的浩劫得以保存下来的!老街上哥特式建筑或眼前的天主堂,无不说明昔日繁华的古镇是何等大度宽容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传教。

从街子古镇到元通古镇怎样赶车,元通古镇怎么去坐公交(5)

天主教堂见证了古老圆通的繁荣和大度

一座典雅的四合院静静地藏在今天的元通复退军人医院里。这座叫陈家院子的典型川西民居建于清代,有着不太像川西民居的高大森严的围墙,院内一大一小两个天井和数十间房间清一色用楠木地板铺就。院子现在看起来已经充满了大杂院的气息,但一扇花窗、一道飞檐,稍加留意都会发现躲在岁月与尘埃后面的昔日的美丽。住在院里的苟姓老人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院子里一直住着荣校的职工。文革期间,有人聪明地用石灰抹了门楼旁的石刻对联,院子得以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现在,若一点点将石灰凿去,对联还好好的呢!

像陈家院子这样的豪宅,或一些已经没有人居住的平凡人家,在一些破败的老房子里,你也会发现古镇元通那种别处所没有的韵致。但是一江碧水洗濯着古镇,使元通这个水乡千百年来永远保持着一种别样的清新。依傍着水,镇上的主要房屋沿着文井江一字排开,居民人家临河而居,家家的后院里都有石阶可下到河边。古时候,镇上的人出行大都靠水运,男女老少都是顺着后门的石阶进进出出,所以这里的人都有天然的亲水情结。

从街子古镇到元通古镇怎样赶车,元通古镇怎么去坐公交(6)

家家的后院里都有石阶可下到河边,洗菜、淘米、洗衣、挑水、乘凉喝茶

在汇江河上,一道铁杆桥将两岸连在一起。最早的铁杆桥建于清光绪年间,长132米,据说很壮观。1973年该桥不幸被拆毁。1986年,出于对老铁杆桥的怀念,镇上的居民集资修建了今天这座铁杆桥。

而要领略元通的古镇风韵,铁杆桥是不能不去的,在那里,你能透过朦胧的水雾看见绵延十里的民居,看见连成一片的灰色木板屋和上面覆盖的青黑色细瓦,凌乱里有精致,似工笔描就。就像画家黄永玉说的他的家乡:“就应该那么小,那么精致而严密,那么结实。”铁杆桥下宽阔的河床,是一年一度举办“清明会”的地方。

两百多年来,繁华热闹的清明会享誉川西坝子,可与成都青羊宫的百花会媲美。每年清明节这天,古镇大约会接待10多万人。民间杂耍、小食、花卉雀鸟、春耕农具应有尽有,与桥上、岸边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川西民俗图。可惜这里已经没有了船。要不,顺着麒麟街、双凤街一路上去,直到荣校后门,在永利桥下登上一叶扁舟,便可在停停靠靠中顺流而下。

从街子古镇到元通古镇怎样赶车,元通古镇怎么去坐公交(7)

铁索桥连通江水两岸的要道,也是古镇人观江戏水的游乐之地

黄昏时分,镇里变得静静的。只有水浪拍岸的声音。在镇上最古老的麒麟街上,人迹稀少的街角,一家门前的两盏大红灯笼忽地亮了。黑影憧憧的老街,幽黑的木屋立即映在一片彤红之中,古镇元通,美丽而神秘。临河而居已近80年的钟婆婆对小镇有着深厚的感情。老人的儿女都离开元通去外地了,只有她还固执地要留下来相伴这一方水土。让老人心里空落落的是,镇上所有的老房子像她一样在一天天衰败。更让老人不能释怀的是,她居住的小镇一天天被污染着。一个可以让老人有些宽心的是,古镇保护的方案正在酝酿当中。也许不久,老人就会看见自己记忆里的元通古镇,那个古朴清新,甜美怡人的小镇。

从街子古镇到元通古镇怎样赶车,元通古镇怎么去坐公交(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