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肉鸡业务成本稳定,养殖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肉鸡业务毛利率周期性波动明显,但总体处于盈利区间。
公司肉鸡业务毛利率虽然呈现出明显周期性波动,但 15~21 年毛利率均处于 0.38%~26.31%的盈利区间,竞争优势明显。
肉鸡完全成本总体稳定,20 年以后成本上行的原因是饲料原料价格及人工成本提高。19 年~22H1,公司肉鸡养殖完全成本分别为 12.30/12.86/13.11/14.64(元/公斤)。
由于公司肉鸡出栏量较为稳定,因此各项成本得以充分分摊,养殖完全成本缓慢上行。
22H1 受豆粕、玉米等原材料价格上行影响,完全成本上升较快,导致 22H1 肉鸡业务出现亏损。
22 年 7 月开始,肉鸡销售价格从 14.63 元/公斤上升至 18.97 元/公斤,肉鸡业务重新开始盈 利。
未来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有望回落,公司肉鸡业务的利润将进一步增厚。此外,随着养殖小区及新项目陆续投产,人力成本有望得到进一步分摊。
四、修炼内功:改进组织架构,优化养殖模式及研发投入4.1 组织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更为清晰
2016年以前,公司畜禽养殖业务条线分工不够明晰。
2016年公司成立养猪事业部、养禽事业部、大华农事业部,开始分条线管理公司旗下养殖业务。
2020年 8 月,公司发布公告,将养猪事业部分拆为种猪事业部、猪业一部、猪业二部。
一方面管理和考核更加细化,另一方面两个养猪事业部能够进行一定的内部竞争,有助于激发养殖业务获利。
2021年 10 月,公司为促进公司种猪业务发展,成立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芯种 业),原管理型机构种猪事业部的管理职能由中芯种业承接,撤销种猪事业部;原管理型机构大华农事业部的管理职能改由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大华农)承接,撤销大华农事业部。
2022年 7 月,公司成立养猪三部,进一步优化养猪业务的地区布局,其中养猪一部主要负责南方区域,养猪二部负责北方区域,养猪三部负责西北地区。
4.2 养殖模式向“公司 现代产业园区 职业农民”模式进化
在公司经营规模、合作农户养殖水平、资本积累、疫病防治需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公司养殖模式已进行了 3 次明显的迭代,并向着“公司 现代产业园区 职业农民”的 4.0 模式继续进化。
养殖模式 1.0:“公司 农户”模式保证公司与农户利益的高度一致。
公司养殖业务最初的经营模式是公司 农户。在此模式下,公司按照委托合同的约定为合作农户提供仔猪、饲料疫苗等生产材料,农户按要求将仔猪育肥,并交由公司统一售卖,公司出售育肥猪后向农户支付代养费。公司肉鸡养殖模式与生猪类似。
在 1.0 模式下,公司和合作农户的利益高度一致且深度绑定。代养农户如果无法完成约定的养殖要求则自己需承担损失,公司定期淘汰部分低效养殖户。公司 农户模式效率较高,合作稳定,其基本框架一致沿用至今。
养殖模式 2.0:“公司 家庭农场”模式提升合作农户养殖效率。
2010 年前后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壮大,合作农户养殖经验、资本积累的提高,公司养殖模式开始向“公司 家庭农场”的 2.0 模式进化。该模式下,公司积极推动合作农户提高养殖农场建设标准,加强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采购,单个养殖场的生猪养殖规模能够上升至 2000 头左右。
养殖模式 3.0:“公司 现代养殖小区模式”模式全面加强养殖的集约化、精细化。
2018 年非瘟疫情给公司的生猪生产造成较大打击,核心原因在于传统公司 农户模式下,养殖户多自行建设猪舍,且自行管理生猪,在非瘟等烈性传染病的打击下,难以做到较好的防 护。因此,公司开始推行公司 现代养殖小区的 3.0 模式。
在该模式下,多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建设养殖小区,合作农户集中饲养生猪,防疫水平和饲养效率再上新台阶。
养殖模式 4.0:“公司 现代产业园区 职业农民”模式强调养殖上下游产业发挥协同效应。
未来公司将在养殖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化产业园区,围绕养殖、屠宰、分销等上下游各环节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目前现代产业园区的初步规划是按照年产优质生猪 50-100 万头(或肉鸡 6000-10000 万只、水禽 3000-5000 万只)规模标准进行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涵盖四个方面:
(1)高标准养殖设施;
(2)行政和技术服务设施,产业化运营管理总部、技术服务中心和检测平台等;
(3)产业链相关配套设施,包括饲料加工厂、畜禽屠宰加工厂和仓储物流基地等;
(4)环保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设施和种养结合基地等。未来公司将在养殖模式 4.0 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从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