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图片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4-04-10 14:08:18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距今为止刚好24年,在这短短的24年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从无人实验飞船到空间站的建设和使用。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在这短短的24年里,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的超强实力。

在这里,我将历次航天飞船发射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汇总,希望能让大家清晰的了解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史。

一、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时,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飞船沿预定轨道飞行了14圈,总共飞行了21小时11分,于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中部二连浩特以南阿木古朗草原的着陆场。

发射神舟一号飞船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并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及整个系统的协调性。

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图片,(1)

神舟一号

二、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1时0分,神舟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二艘无人实验飞船,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承担发射任务的是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了预定轨道。飞船沿预定轨道飞行了108圈,总共飞行了6天零18小时,于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二号无人飞船使我国的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在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天文探测、环境监测及预报等领域都取得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成果。

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图片,(2)

神舟二号

三、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三号也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并且通过对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还在神舟二号的基础上增加了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

神舟三号主要任务是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搭载了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环境监测系统、多工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空间细胞生物反应器、空间环境监测系统、窗口组件、有效载荷公用设备等。飞船自主飞行期间,空间应用系统主要进行了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试验,同时穿插进行部分光学遥感在轨测试试验及地球环境探测和空间环境高层大气监测仪器的试验任务。留轨期间主要进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卷云探测仪和地球环境探测设备的光学遥感对地探测试验,并进行空间环境高层大气监测试验。

神舟三号飞船沿预定轨道飞行了108圈,总共飞行了6天零18小时,飞行期间各系统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在完成预定的全部科学实验和探测任务后,于2002年4月1日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准确着陆。

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图片,(3)

神舟三号

四、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还是由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承担发射任务,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

神舟四号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为中科院提供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

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各项任务后,于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准确着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一片雪地上。

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图片,(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