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车
本报讯 据中新网报道,记者14日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悉,近期,由该院抓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备受全球瞩目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将开展。
中国国家航天局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开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2020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按照计划,今年中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步走”,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
据了解,中国火星探测器分为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两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火箭将探测器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随后在地面测控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多次轨道机动和中途修正,在近火点实施制动,进入环火椭圆轨道,运行到选定的进入窗口,探测器将进行降轨控制,释放着陆巡视器。
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通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等多级减速和着陆腿缓冲。火星车(即巡视器)和着陆平台分离后,将开展区域巡视探测。环绕器将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并开展环绕科学探测。
2020年将飞向火星的除了中国“天问一号”以外,还有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和阿联酋的“希望”火星探测器。原定于今年“探火”的欧空局与俄罗斯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游车已宣布推迟到2022年发射。
同步
一次发射实现3个目标
将成为史上第一次
本报讯 据中新网报道,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文章称,“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的首次任务,也将是中国航天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工程。
文章称,“天问一号”包括轨道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车。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火星探测任务从没有过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的目标是通过火星任务跃居人类行星探索的前列。
火星着陆是人类太空飞行中最具挑战性的壮举之一。与月球不同,火星有大气层,这意味着着陆器需要保护,以免在降落过程中产生过多热量。此外,火星空气太稀薄,仅凭降落伞无法使着陆器减速,还需要减速火箭。而且,整个过程着陆器必须自主执行。此前,在人类18次登陆火星的任务中,成功着陆的只有10次。
据报道,尚未命名的火星车重约240公斤,大小与一辆小型高尔夫球车相当,将携带6个科学仪器。其中之一是探地雷达,能绘制绕轨雷达仅能模糊看见的火星地表之下的特征。罗马第三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埃琳娜·佩蒂内利说:“这款设备将帮助科学家真正调查火星的地层、结构以及永久冻土或冰。”
链接
火星探测窗口期
就在7-8月
在太阳系中,火星算是除了月球之外关注度最高的一颗星球。有很多证据显示,如果人类未来要进行星际移民,火星很可能是最有潜力的“第二家园”。
根据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再考虑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大约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合适的火星探测器发射时机。如果错过7-8月这一时间点,就只能再等两年多:由于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原本计划在同一时间段发射的欧空局-俄罗斯探测车就被迫延期。
自1960年以来,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先后进行了40多次火星探测项目,然而成功率仅有40%左右,余下的都撞毁、失灵或失踪了。
中美阿三国探测器
排队上火星
中、美、阿三国都将探测火星,但各有不同的战略目标。
美国将发射一台新的火星探测车“毅力号”,取代逐渐衰老的“好奇号”。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岩石和土壤样本,继续探索火星的环境和生命迹象,并且为日后运送样本回地球做准备。“毅力号”配有2.1米长的机械臂和43根试管,可以在岩石上钻出一小段圆柱体样本,并将其存入试管中密封保存,等待未来的探测器将它们带回地球。
阿联酋也是第一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不过目标仅限于派遣轨道飞行器“希望号”环绕火星,追踪大气变化,并没有登陆和探测计划。阿联酋计划在7月15日之后择期开启火星探测项目,发射地点定在了日本鹿儿岛的种子岛宇宙中心。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