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随着我们的“天问一号”和“天宫”空间站核心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们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从被西方集体排斥到现在拥有踢人的权力,我们奋斗五十年,为之振奋的同时,我们的航天之路又经历了多少艰苦岁月!今天我们说说我们这50年的航天之路。
北斗卫星
北斗问苍穹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航天之路最有标志性的就是北斗卫星系统,在很早的时候,队长和朋友就讨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全球的导航系统,除了美国的GPS还有什么是比较好用的,朋友帮助队长罗列了一些现在比较先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北斗,然后依次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
然后队长探索了一下,发现美国和欧盟的系统基本上都一个样儿,就是地球中远轨道卫星,只有北斗是GEO/IGSO以及MEO混合的系统,这样的结果就是北斗不仅能做到全球覆盖,同时还能使用一部分在我国上空的在轨卫星,为我们自己的本土提供更高的精度,这样的高性能服务可是GPS不具备的。在全世界中咱们独一份。
实际上在2020年的6月23号,北斗系统计划内的第55颗导航卫星,也就是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之后,整个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算是全面部署完成了。
卫星
这颗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标志着,我们的北斗三号系统,终于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地为广大的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为,导航服务。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对此是不理解的,因为他们觉得美国的GPS已经够用了,为什么中国还要搞北斗?
对这样的人,队长只能说,不要拿个人狭隘的理解去揣度国家的高层思想,很多的战略谋划和长久的规划不是个人可以理解的,那是大家的智慧,要知道GPS再好用也是人家美国的,这个卫星导航,对于我们的国家经济安全以及国防军事,甚至是国际地位等等的重大战略利益,都有着非常重大并且广泛的影响,就现在这个情况,一旦有什么紧急的情况发生,我们非常容易遭受制约,这个制裁那个冲突的,我们没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能行吗?
所以不管是谁都不能阻止我们的北斗卫星。
实际上北斗的建设周期非常长,整个建设过程也是无比坎坷的。整个建设过程一共分为三步走。
在1994年的时候,我们的北斗刚刚有了雏形,到了2000年北斗一号的建立,我们的第一步就迈了整整的6年。
北斗二号总共由14颗卫星组成,光在地面的接收站就多达30多个,在2012年12月27号,我国正式宣布向整个亚太地区开始提供10米级别的定位测速授时等功能。
而到了第三步的时候,我们才算完成了整个北斗全球系统,也就是上面说的北斗三号,实际上这个项目是在2009年就开始启动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到了2017年的11月5号,我们才发射了第一组北斗三号双星,然后1月12号发射第二组,2018年的时候全年发射了18颗MEO卫星,到了2020年我们才算是全部完成了35颗卫星的发射和部署,至此我们具备了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这是北斗三号这30多颗卫星让我们在太空中,打造了一座名叫“北斗”的天空之城。在北斗升空的这20年里,我们从“一颗星”到了“满天星”,可以这么说,中国在太空中创造了一个恢弘磅礴的“中国星座”。
而整个北斗系统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等,并且我国还在新世代通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不断地深挖和融合,整套北斗系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而到了现在,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开始使用我们的北斗,而中国毫不吝啬的和全世界共享北斗的最新发现还有成果。
“嫦娥奔月““月兔探月”2019年的1月3日,我国终于成为了即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登上月球的国家,当嫦娥四号放下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时候,队长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要知道月球车都登上月球了,我们中国人自己还会远吗?
月球的秘密终于不是美国自己的,要知道月球车是能够在月球表面行驶的,这样的话月球的探测、考察还有收集、分析等任务都没有问题,并且我们的探测器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完成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在2020年的6月12号,已经在月球背面连续工作618天的玉兔二号,终于结束了漫长且寒冷的月夜休眠,因为沐浴了阳光,这两月球车实现了光照自主唤醒,并且开始了第22月昼的工作期。
玉兔二号
而整个玉兔二号不仅科学探测了两个撞击坑,还用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中性原子探测仪对它的所到之处进行了深度的拍摄和扫描,在整个行驶的过程中,测月雷达也在同步开展探测,依此探测的数据,我国的科研人员,有了三个重大的发现。
- 月球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地区的冯·卡门撞击坑的下方应该存在2100万吨的重金属元素。
- 在玉兔2号的着陆区应该爆发过多次的岩浆,这一发现说明了月球也曾经和地球一样存在着非常活跃的星球内部活动,但是现在却停止了,至于这个停止原因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 月兔二号在一处陨石坑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的胶状物,科学家疑似这是由高速的流星撞击月面发生的月壤瞬间高温融化现象导致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重大的发现,正在改变我们人类文明对月球形成的一些看法。
实际上从2007年的嫦娥一号,到了现在,我们现在还在工作的月球探测器还有5个,其中有我们的嫦娥2号,嫦娥3号着陆器,鹊桥号中继星,嫦娥四号着陆器以及玉兔二号月球车,而在2019年7月之前,龙江二号卫星退役之前,我国一共有6个月球探测器同时在轨工作。
龙江
其中最有意思的,我们的嫦娥四号实际上还搭载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科研载荷,那就是由重庆大学牵头的“月面微型生态圈”,这种生态圈的项目其实很有意思,就是用自动化的装置,在月面上尝试种植,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还有果蝇这六种生物。
微型生态圈
最神奇的是,有一颗来自地球的植物在月球上生根发芽了,这也是第一次人类在月球上成功地种活了东西,这是连美国人都没做到的事情,而这种“神奇”的植物,就是棉花和土豆,所以我们也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种棉花还有土豆的人类”,不愧是农耕文明起家的民族,就算是走到了太空,也没忘了要种点东西。
发芽
今天的讲述就到这了,下期讲点什么呢?大家可以给队长出出主意,好了,世界很美好,感谢有你们,点赞加关注,下次不迷路,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