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 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就越好。
皮格马利翁效应 外文名 Pygmalion Effect 别名 期待效应 提出者 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 提出时间 1968年 适用领域 儿童教育 应用学科 心理学 特点 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期望效应。1968年由美国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 1933-)等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提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