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小学生上了初中后就会变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5-07-13 20:03:35

为什么有人说小学生上了初中后就会变,(1)

道理很简单,因为小学毕业生基本上能看明白书、电视剧里的情节了。这些新内容开始对孩子学语言时被训练接受下来的方法、伦理产生了冲击。学龄前儿童,都是“英雄造时势”,每天活在自己想像世界里,该哭就哭、该笑就笑,非常本真。而到了初中,开始“时势造英雄”了。现用我的亲身感受加以说明。

我小时候住在著名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旁的,通江街上一个原来犹太人住过的封闭大院里。大院共有16户人家,每家至少有两个孩子。所以上小学前整天玩得是昏天黑地,摔泥娃娃、顶拐子、扒着大货车尾巴用脚滑雪。。。。后来一起玩的小伙伴们都到附近的经纬小学上学去了,我由于生日小半年经纬小学不收,最后是父母托人去了一所聋哑学校招收的正常班去上学,第二年转入了东风小学。

1977年以后来随着全国恢复高考,哈尔滨的重点中学也不再按地域升学,而要考试录取。我所在的东风小学只是区重点小学。当年一起玩的伙伴都上了市重点经纬小学。我当时的班主任是因她丈夫是国民党而被调到东风小学任教的。所以从老师到我自己都有一股要超过经纬小学的劲。当时社会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已经成为共识,所以父母也取消了我画画的爱好。老师对我们不断进行强化训练。直到现在我仍能背诵诸如1/2=0.5, 1/4=0.25, 1/8=0.125, 3/8=0.375, ,,,之类的口算题。结果初中的升学考试我以哈一中第一的分数被哈一中录取了。分数比同一大院在经纬小学念书的小伙伴高了一大截。

刚上了初中时候,社会上流行一本写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事迹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我现在记不住是在父亲那看的这本书、还是自己从广播听过这本书,只记得是受此书的影响,开始把学习方法看得非常重要。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自己天生地就不认可小学那种死记硬背、无休止地做习题的方法。所以初中每当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就更加注重学习方法问题。而我的父亲也一再向我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结果我就不断地开始寻找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书看。记得还买过一本关于数论方面的书看,以为这个关于数的高级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初中的数学成绩问题。现在看来简直是缘木求鱼。本来小学的那套多做习题、熟能生巧的方法是一切方法的基础。脱离了熟能生巧的慢功夫,一切方法都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可当时的我却偏偏认为小学的方法太笨,自己应该寻找更好的方法。结果把时间不断地放在寻求学习方法上,而用于做题练习、背诵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了。

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自己的心理逐渐开始紧张起来。最后进入了越是如此寻求方法,学习越是下降的窘境,心里就更加紧张。

结果中考的时候虽然我也顺利考上了一中,但我的入学成绩只在班级里排名第八,估计全学年排名就更低了。而我初中考入一中的时候,当时是全市可以跨区考的,当时三中在全市录取了200名最高分数的学生,而一中则是仅次于三中的中学,而我在一中是最高分。而中考的时候已经不允许跨区报名了。由此可见我的成绩下降了得有多厉害。

在高中的三年,我在这个歧途中走得就更远。父亲有一本厚厚的《社会科学词典》、母亲有一本医院方面管理方面的书,也很厚,名字记不住了。结果我在高中期间竟然偷偷地全都看了一遍。结果到了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全班50名同学我排了第43名。

那时的心里压力真是亚历山大。记得我在做小学生时候上课踊跃发言,当时心里还纳闷为什么有的同学不敢发言?结果自己到了初中后就逐渐不愿意发言了。到了高中反而害怕发言了。内心觉得自己很强大,什么都懂,但是就是不敢发言,也越来越不合群。虽然自己内心不服,可是成绩却总是打自己的脸,也从没有赢得过同学们的尊重。心理紧张的程度由此可知了。

最后在距离高考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里,我强迫自己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结果到了高考前的摸底考试排名,我已经从上次的第43名上升到了第32名了。最后的高考排名上升到了第26名。高考分数453分,本科二本录取分数线是425分。正是在这半年内取得的成绩的鼓舞下,我做出了在家复习一年再考的决定。结果第二年考了507分,考上了一本大学。

常言道“人生识字糊涂始”,是指孩子自从掌握了语言后很容易陷入到自己给自己勾画的幻象中无法转身。而上了初中后正是学生掌握了所有的汉字,有能力阅读文学作品的开始,也是开始反思自己的小学生活的开始。我在六年的中学时间里几乎花了5年的时间寻找捷径的学习方法,害得自己反而无法集中精力放在日常的做习题、背诵上。最后进入了恶性循环,心理极度紧张,无法解脱的窘境。

而解救的唯一方法就是转身,把时间、精力用在日常的训练和练习上,熟能生巧。只有比别人多付出了99%的汗水,才有可能期盼那1%概率的灵感降落在你的身上。在现代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现在的初中生正在承受着更大的蛊惑,所以更应该付出更多的汗水放在熟能生巧的功夫上,才能抵抗住巨大的蛊惑,带来身心的健康发展。

当然会变呀,任何人过几年很多方面都会变,比如认知,想法,更何况一个一张白纸的小朋友呢?

关键变好还是变坏,我们要提前关注

如果想小朋友优秀,而且到初中都同样的优秀,我做为家长首先明白,然后做到。

第一,我们要明白,一个小孩子的成长,成绩不是唯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两德在前。

第二,教会小孩子为人,不要什么都满足他,他要的,是好的,满足,是坏习惯一定要严励禁止,比如,别人有的东西,他就想要,到超市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需要的买,不需要的告诉他原因,比如沒钱,比如这东西沒用,然后坚决不买。

教会他尊老爱幼,教会他懂规矩,比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花花草草不要乱采,与同学相处,不要看不起条件差的,成绩不好的,品德好的小朋友就值得我们交往,不要在他面前总讲别人的闲话,不能做的事首先我们自己不做,致少在他面前不做,比如你不让玩手机,那你就别在他面前玩,你可以在他看不到地方玩,这很重要,如果你不想让他做,而自己又做,小时候,他拿你沒办法,但大一点,你的话就不听了,这就叫逆反,

比如你不想让他吃零食,多吃饭,那你就别买回家,别在他面前吃,你要吃在外面吃完了再回去,你不想让他攀比,那你就别在他面前讲什么名牌好,你可以买,但不能讲,只能告诉他,质量挺好,穿着舒服就好,

还有最重要的,你可以鼓励他交朋友,但要关注他的朋友圈,品德好的小朋友,多在她面前夸,素质不太好的,与他说说这样不太好,让他有分辩是非的能力。

晚上尽量在九点后不要外出,要想办法,那怕骗他,太晚了,外面坏人太多,主要让他养成一个恋家的好习惯,不要太晚让他外出,那怕是认识的同学也不行,除非有家长在,特殊情况。

坏习惯与好习惯都是小学时养成的,一个品德好,又有好习惯的孩子,小学怎样,初中也变化不会太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