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指三五个人凑在一起,拉拉家常,讲讲山海经,海阔天空地侃侃大山——茶余饭后的消遣。
这种嘎三胡的方式,曾见于浙江农村。农村人不叫嘎三胡,叫做“讲朝事”。农闲期间,吃过夜饭大家凑在一起,从朱元璋做皇帝,讲到乾隆皇帝下江南,讲了慈禧太后是狐狸精投胎的,再讲聊斋的鬼故事……反正吹牛不打草稿,说话无需根据,只要有人讲,就会有人听,而且听得津津有味。
嘎三胡是上海话(上海话发音:噶塞无) ,是聊天,侃大山,闲聊唠嗑之类的意思。
上海话是非物质的遗产,还有它所代表的上海生活情结。文化要传播必须要寻根,就上海目前的情况来说,上海话无疑是上海的文化基因之一。宣传和推广上海话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