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身上没有攻击器官,与我们的进化路线有关。因为起初人类的定位就是杂食动物,因此身上本就没有多余的攻击性部位,只有那一对锋利的犬齿。可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学会了吃熟食,这就让我们的牙齿不用再去承担更多撕咬的工作。
此外为了能够撕碎肉类,我们学会了制作工具。人类虽然没有进攻性器官,但不妨碍我们能够制造进攻性工具,促使这一切的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大脑。大脑就是人类身体里最具攻击性的器官,因为人类的一切攻击的概念都由大脑来控制。
自然选择我们看到的现在动物身上的一切特征,是经过自然长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年的选择。动物身上的某一个特征最初来自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它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确定。
就比方说这个犬齿,根据最初哺乳动物的化石可以明显地看出犬齿并不发达,一些哺乳动物个体出现了突变,长出比较长的犬齿。在当时的环境中非常利于捕猎,于是长犬齿个体存活率就比其他同类高,这样就更容易留下自己的后代。
后代中会继承到这个犬齿长度,于是这个基因便得到了遗传。经过足够多代的繁衍后,犬齿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基因。而那些犬齿并不发达的个体,在与这些长犬齿个体的竞争中逐渐被淘汰掉,也就没有留下后代。
同理,对于人类来说,因为不需要用犬齿捕猎,犬齿过长反而会影响进食速度,久而久之犬齿短化,才能更好地保障营养摄入。渐渐地,犬齿过长的人类在这样的进化历程中被逐渐淘汰,但这个基因其实并没有淘汰完,现在依然会有一些虎牙很突出的人类个体存在。
而其他灵长类动物,它们还需要犬齿来啃咬坚硬的果实,甚至在交配的季节互相搏斗,犬齿还有作用,因此还需要继续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