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高太后老了,已经是风烛残年。她已经没有时间,去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了。
她只能在临终前,拉着赵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先帝贸然变法,后悔莫及,你一定不要被新法迷惑啊。
又叮嘱自己亲手提拔的两个宰相:你们趁早抽身而去吧,不要在这里搅这摊混水了。
那么,高太后的临终话语,赵煦会不会听呢?
当然不会。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高太后一去世,17岁的赵煦亲政,立刻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场风暴。
他换了一个新的年号,叫做“绍圣”,意思是,追忆圣贤新人。
哪个先人?
自然是他那毅然决然启用新法的父亲,宋神宗。
赵煦把朝堂上支持旧法的大臣,纷纷贬谪,其中就包括他的老师:苏轼。大赦天下的时候,都没忘了指示,支持旧法的这些人,不在赦免范围内。
有人建议,让被贬到岭南的一些人,迁移到环境稍微好点的地方。赵煦笑得很温和,说出来的话却很冰冷:不可以。
他把当年被贬的支持新法的人,都召回了朝堂。已经去世的王安石,也追封了谥号,配享神宗庙廷。
他甚至差点废了高太后的宋英宗皇后之位,他的生母朱太妃连夜奔到他的寝宫,表示反对,他才作罢。
在前朝掀起狂风暴雨的同时,赵煦也没忘了处理后宫的事。
他的生母,朱太妃,哪怕儿子当了皇帝,根据北宋的规矩,也不能做太后。当时的太后,是赵煦的嫡母,向太后。
高太后在世的时候,为了独掌大权,刻意打压朱太妃,降低她舆盖、仪卫、服冠等物品的规格。赵煦一亲政,第一时间下令,朱太妃的所有待遇,都和向太后相同,唯有名分,实在是没办法更改。
高太后为他娶的皇后孟氏,也很快被废,换上了赵煦自己喜欢的刘氏。
千年后的我们,透过史书,很难确定,赵煦的这一系列行为,是出于对当时局势洞若观火的谨慎决定,还是出于“逢旧必反”的叛逆。
不过,北宋的确在他的一番折腾之下,起了一些变化。
03、燃烧的青年赵煦有一块心病。同时也是他父亲宋神宗的心病。
宋神宗晚年,派出5路人马、数十万大军,意图收复西夏,却功亏一篑,随后在永乐城之战中,一败涂地,损失难以计数。
这让宋神宗受到严重的打击,很快就郁郁而终。
他去世之后,高太后和司马迁居然为了和西夏议和,把宋神宗千辛万苦收复回来得一些失地,拱手让回给了西夏,寄希望于他们以后不要再来攻打北宋了。
西夏笑纳了土地之后,该打还是继续打。
然而,当宋宫的主人变成了赵煦之后,宋夏之间的局势,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