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啸虎
1916年,国民党人发动“二次革命”,冯国璋又奉命率第二军南下讨伐,7月23日出发,8月16日已打到浦口。这时隔江相抗的国民党将领陈之骥正是冯国璋的女婿,马上过江投诚。南京方面闻讯大乱,冯国璋于是在25日渡江猛扑下关,和张勋一起于9月2日攻陷南京。这一段战事,史称“赣宁之役”。
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江淮宣抚使,张勋为江苏都督。袁世凯固然别有深意,但一山二虎,大违冯国璋之愿。张勋的辫子军在南京掳掠奸淫,民愤四起,百姓多有来向冯宣抚使喊冤求助的。冯国璋又不能得罪张勋,只好虚与委蛇,用“拖”字诀,实在拖不了了,就批示给张勋自己去办理,让贼去捉贼。
(图注:冯巩曾祖父为冯国璋,大家看两人像不像?)南方局势稳定后,冯国璋被调回直隶担任都督。随后,张勋在南京的劣行引发国际干涉,袁世凯只好将张勋调为长江巡阅使,并让冯国璋接任他的江苏都督之职,又授他宣武上将军,总揽江苏军务。江苏物产丰富,远离帝都,比靠近京师的直隶都督要顺心很多。从此,虎视东南坐镇南京的冯国璋好似猛虎归山,飞鸟投林,成为势力雄厚的一路诸侯。
冯国璋已独霸一方,仍然为袁世凯效命。他深感袁世凯的知遇之恩,曾多次通电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取缔约法,反对内阁制,主张总统制。他通电声称中国“应于世界上总统之外,别创一格,总统有权则取美国,解散国会则取法国,使大总统以无限权能展其抱负”。
冯国璋对袁世凯的忠诚,只有在有关国体之类的大事上才会出现例外。当初清帝逊位,冯国璋曾消极以对;后来袁世凯自己要做皇帝,他更完全持反对的态度。本来,冯国璋决不相信袁世凯会称帝。如今有关袁世凯要称帝的消息纷至沓来,他总会为之解释道:“袁大公子也许会这样想,项城本人决不至于这么笨的。”不过,消息风起云涌,渐至三人成虎,曾参*人,冯国璋终于也坐不住了,以汇报公务为名,坐火车进京亲询袁世凯。
(图注:登基称帝的袁世凯)
冯国璋面见袁世凯,留下一段几乎天下皆知的对话。这段对话成为袁世凯运作称帝的一大证据,也成为冯国璋捍卫共和的一大证据。袁、冯两人见面后,冯国璋先试探道:“大总统,共和政体搞了这么几年,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国人对此都很失望。如果能恢复帝制,未必不是国家之福。我最近在外面听说您要变更国体,不知这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们在地方上应该如何布置,能否预为密示?”袁世凯一听,作无奈叹息状反问道:“华甫,你我是多年的兄弟,像这样的谣言,别人相信,怎么你也信呢?确实,辛亥革命成功得过于容易,共和政体来得太快,如今三年多过去了,党人还在到处捣乱,使全国不得安宁,因此,就人心趋向而言,共和政体未必适宜我国。如今,有人组织了筹安会,准备研究一下国体问题,我也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不知华甫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冯国璋进一步问道:“假如国体要变,总统认为谁最适合来主持局面呢?”袁世凯答道:“不如还政于清。”冯国璋道:“恐怕人心已去。”袁世凯又道:“那就给明朝的后人吧!”冯国璋道:“朱煜勋?他不是那块料。”袁世凯接着又道:“那就让孔子的后人来主持吧。”冯国璋实在忍不住了,干脆直说道:“依我看,如果改为君主立宪,那就还得大总统来做皇帝,这样才最妥当。”
(图注:北洋新军)袁世凯一听,故作惊愕地站起来,满脸诚挚答道:“华甫,你我都是自家人,我的心事不妨向你说明,历史上开创之主,年皆不过五十,我已是将近六十岁的人了,鬓发尽白,精力也不如昔。大凡想做皇帝的人,必须有个好儿子,克绳基业,我长子克定脚有毛病,是个无用的跛子,次子克文只想做个名士,三四子都是纨绔,更没出息。我如果做了皇帝,哪一个是我的继承人呢?将来只能招祸,不会有好处的。”
冯国璋进一步道:“总统说的是肺腑之言。可是,总统功德巍巍,群情望治,到了天与人归的时候,恐怕推也是推不掉的。”袁世凯生气道:“我绝不干那等傻事。我有一个儿子在英国读书,他已在伦敦买好了房子,如果国人逼我做皇帝,我就去英国当寓公!”
袁世凯说得极尽感伤,冯国璋居然深受感动,也深信不疑,回去后逢人就说大总统绝不会做皇帝,他可以保证云云。次日,京沪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袁、冯的此次对话。
冯国璋没有想到,袁世凯最终还是要称帝了。当时,专管文书的官员向冯国璋请示:“北京来的公文日期改为洪宪元年,我们如何回文?”冯国璋听了勃然大怒,连呼:“我上当了!”冯国璋信誓旦旦对天下人许诺“大总统决不会做皇帝”,结果大总统骗了他,害得他也骗了天下人。从此,冯国璋常对身边人道:“我牺牲自己的政治主张,扶保他(袁世凯)当大总统。到头来,他还是帝制自为!”
(图注:袁世凯)因此,虽然袁世凯封冯国璋为一等公,主持江苏省的帝制筹备工作,他作为行政长官却始终在抵制,有时不辞装病扮傻,几乎成为公开的反对。可以说,冯国璋成为北洋系中反对袁世凯帝制的第一人。袁世凯知道后十分不满,即下令调冯国璋进京任参谋总长,实际上是调虎离山。冯国璋自然不上这个当,让巡按使齐耀琳给袁世凯发电报,说江苏地方重要,军政不宜遽换生手,不如让冯国璋以宣武上将军遥领参谋总长,并策动江苏军民电请“挽留”。袁世凯正忙得焦头烂额,于是此事就此打住。
蔡锷在云南起兵护国后,袁世凯曾令江苏出一支人马到长江上游去填防,冯国璋借口江苏局势不稳,予以拒绝。他日益觉得各省对洪宪帝制态度消极,于是主动给北洋系的各省发去密电,建议共同发出一个逼袁世凯取消帝制、惩办祸首的联名电报,该密电马上便得到了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山东将军靳云鹏、湖南将军汤芗铭四位将军的复电赞同。冯国璋认为五人还不够,进一步以五人的名义又发一个密电,宣称取消帝制乃大势所趋,并非个人行动云云,以此征求各省将军的同意。不料直隶将军朱家宝要对洪宪朝廷效忠,立即把这封密电转交给袁世凯,袁世凯看到这个密电,惊惧非常至于昏厥,他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众叛亲离了。
(图注:起兵讨袁的蔡锷将军)对此,冯国璋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我是他(指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而又比较亲信的人。我们之间,不可讳言,有知遇之恩。论私交,我应该拥护他,论为国家打算,又万不能这样做。做了也未必对他有好处,一旦国人群起而攻之,受祸更烈。所以,我考虑的结果,决计发电劝其退位。”
不久,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他仍想继续做总统,便央告冯国璋出面联络各省将军仍推自己为总统。冯国璋认为南方决不会同意,通电反而会弄巧成拙。但他拗不过袁世凯的肯求,于是领衔通电提出和平解决八条,第一条即是承认袁世凯仍为大总统,南方果然当即拒绝。冯国璋将“五将军密电”的前科放在脑门子上,老实不客气地致电徐世昌等人说:
“南军希望甚奢,仅仅取消帝制,实不足以服其心。就国璋愚见,政府方面,须于取消而外,从速为根本的解决。从前帝制发生,国璋已信其必酿乱阶,始终反对,惟间于谗邪之口,言不见用,且恐独抒己见,疑为煽动。望政府回想往事,立即再进一步,以救现局。”
此电话说得含混,意思显然就是让袁世凯退位,过了十几天后,冯国璋索性又发一电,把话讲得更透:
“默察国民心理,怨诽尤多,语以和平,殊难餍望。实缘威信既隳,人心已涣,纵挟万钧之力,难为驷马之追,保存地位,良非易易,若察时度理,已无术挽回,毋宁敝屣尊荣,亟筹自全之策,庶几令闻可复,危险无虞。”
(图注:袁世凯与北洋将官们)又过几日后,冯国璋再接再厉致电徐世昌等人,已暗含威胁的意味了:
“大总统本一代英杰,于举国大势谅已洞烛靡遗。顷者段将军离奉入京,未见明令,倪将军调防湘省,湘又拒绝。至财政之困窘,军心之懈怠,上交之困难,物议之沸腾,事实昭然,无可讳饰。察时度理,毋宁敝屣尊荣,亟筹自全之策。苟长此迁延,各省动摇,寝至交通断绝,国璋纵不忘旧谊,独以拥护中央相号召,亦恐应者无人,则大总统孤立寡援,来日殊不堪设想。诸公谊属故人,近参机要,请以国璋电文上陈省览。”
到了1916年5月,袁世凯仍无冯国璋电文中建议的“敝屣尊荣”的打算。冯国璋极为不满,联合了张勋和倪嗣冲,召集北洋系的地方实力派在南京开会,商量劝袁世凯退位。大多数人表示赞成,惟有倪嗣冲以为不可,竟至拍桌子骂娘。冯国璋的本意是让袁世凯看看地方实力派的意见,不料被倪嗣冲搅了局。冯国璋弄巧成拙,被舆论斥责为:“与其名为解决袁氏地位之会议,毋宁名为解决自己地位之会议。”
袁世凯虽尚有朱家宝、倪嗣冲这样的死党,但他其命不永,坚持到6月6日便羞愤而死。他这一死,关于退位与否的争论自然消失,冯国璋与他的情仇恩怨也忽然间化为尘土。当冯国璋接到袁世凯逝世的电报时,想起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不禁悲从中来,放声恸哭,声泪俱下道:“大总统如此英明的人物,不料竟会有如此下场!”
订阅后还有更多更好的文章观看哦!转载请注明转自“战争史”公众号!
【战争史】头条、微信、凤凰最受欢迎的历史、战争自媒体图文公号
请多多支持本公号制作的《铁血文库》和《战争特典》系列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