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09 02:06:53

司马光当然誓死不会同意王安石的观点,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思想,可是,事实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明妃曲》赞赏不已,却又不认可。这是相矛盾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矛盾的两面,怎么会在他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

我们也来看看这首《明妃曲》吧,体会体会司马光的感受。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这两首诗一出,一时兴起写明妃的时尚,文坛领袖欧阳修和了王安石两首,写的特别精致,司马光也私下写了,但自觉怎么也赶不上王安石。

苏轼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5)

2

宰相府里,司马光说了“厚葬”两字后,就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爱恨交织。他们俩开始可是好的不得了的好朋友,可是,因为政治上的对立,终于分道扬镳,成了一对死对头。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啊!

司马光“厚葬”两字,以文书的形式,传到了苏轼手里。此时正是高滔滔,也就是英宗皇帝的皇后听政时期,小皇帝赵煦只有十来岁,神宗皇帝赵顼挂了,她也就冲到前台了。神宗时期,她就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可是插不进手,赵顼一死,她就让司马光当了宰相,一项一项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

她的文学偶像苏轼也被调到了中央,此时正任中书舍人、皇帝侍读,也就是皇帝的老师,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她想通过苏轼,影响皇帝,等自己百年之后,还能继续自己的政策。

当下,她下了一道手谕,要苏轼起草一道诰命,追赠王安石为太傅。死了死了,看在王安石为朝廷弄了那么多的钱份上——现在王公大臣吃的喝的,不都是在享受王安石变法的好处吗?被骂的是王安石,享受的却是他们——死后赠一个太傅,也不过分。

这女人很会来事,王安石活着时,不论大臣们怎么骂王安石,她都默认。只要是不好的,都往王安石头上推,她从来不说什么,毕竟她要这些人给自己干事。王安石时代已经过去了,就让他背着骂名,终老江南吧。

现在,王安石的死对头司马光都说“厚葬”,自己当然不能反对,所以立马就下了手谕,要苏轼写一份诰命。

苏轼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6)

3

苏轼也已得知了王安石的死讯,这么个大人物,虽然已经不是当朝宰相了,但是朝廷每一天上朝开会,都要提到王安石若干次,成了朝廷议事绕不过的坎。

每天朝会时,都有人因为王安石吵架,有时甚至上演全武行。苏轼也感到好笑,也很无力,他几次向太后递交辞呈,离开这里,到地方去任职,他真不想干现在这差事。

就在前两天,当作太后的面,他也因为王安石跟司马光吵起来了。是的,王安石变法时,自己确实坚决反对,对颁布的法律都不满意。可是,这么多年的事实证明,新法并非一无是处,有很多合理之处,再说,谁也捣鼓不出来只有利没有弊的制度啊。

自己以前年轻气盛,一概反对,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觉得自己原来太理想化,所以,这次到中央来任职,他是想跟司马光一道,研究王安石新法中合理的部分加以保留,不合理的部分废除。王安石的智慧,是当世无双的,他们能做的,就是继承好的,剔除不好的。

苏轼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7)

可是,他又一次想错了,司马光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司马光为何一定要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很多法律条文,对国家发展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怎么可以一概废除呢?

就因为这件事,他跟司马光当着太后的面吵了起来,太后只是劝和了他们,显然,太后更听司马光的,虽然太后是自己的铁杆粉丝,但是那只是文学上的事,政事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也因为这件事,他被不少朝廷大员责骂,说他立场不坚定,其实,说到底,这些人不过是追随司马光罢了,毕竟他是当朝宰相,握有生*予夺的大权,趋炎附势之人,任何时候都不会少!

这些,都让他很郁闷,现在,听到了王安石去世的消息,他心情跌落到了冰点,当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巨人还会出仕挽回颓势,现在看来,一切都随风飘逝了。

一年多以前,苏轼从黄州调到汝州时,专门绕道江宁去看望了老宰相,当时王安石身体虽然已病,但精神很好,好像看淡了世事。他们谈诗论酒,诗词唱和。他记得当时和了老宰相的诗《北山》,老宰相非常高兴,称赞不已。

苏轼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