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是被谁杀死的,魏征死后后人的下场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27 21:21:23

上图_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

如果说太子谋反案追究魏征有些“事后诸葛亮”的意味,那魏征的一些举动就不由不让李世民“龙颜大怒”了。

对此《旧唐书·魏征传》记载“(魏征)自录前后谏辞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上愈不悦”,起居郎是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举止的官员,魏征将自己对李世民的谏言全部记录下来,并交给起居郎褚遂良,其目的不免让人觉得是想让自己在历史上“流芳百世”,将李世民的种种大大小小的错误也都要“记录在案”。这当然是李世民作为一个帝王根本无法容忍的。

魏征是被谁*死的,魏征死后后人的下场(5)

上图_ 赋诗亭魏征像(介休龙头寺)

此外,李世民在询问魏征“忠臣”和“良臣”区别时,魏征回答“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 并表示“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虽然说得自然是振振有辞,但听起来总有些对李世民进行“道德绑架”的意味在里面,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不少。

这些都未免会让李世民对魏征多年以来“犯颜直谏”的内在动机持怀疑态度,以致于最后用“毁其墓碑”的方式表现对魏征的否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魏征是被谁*死的,魏征死后后人的下场(6)

上图_ 魏征书法

在贞观一朝的臣子中,魏征的身份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这不仅仅在于他喜欢直谏,更在于他“四易其主”的特殊经历。隋末群雄并起之时,魏征先后投身于李密、窦建德账下,无奈跟随的主公都先后失败,后魏征被李建成收留并重用,其间一再建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除掉李世民。

多次改换门庭、李建成的死党、经常性的给皇帝提意见······如此多的“敏感”标签,使得魏征不仅是李世民自我改正错误的“镜子”,更是体现贞观一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面鲜明旗帜。

魏征这样的人物都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尊崇,还不怕天下人才都来归顺“尽其所用”吗?也正因如此,即使李世民再对其有任何的不满与怨恨,他也不能 “毁掉”自己亲手竖起的“典型”。在其死后,进行“点到为止”的清算,也算是李世民这位一代雄主能做的最好选择了。

魏征是被谁*死的,魏征死后后人的下场(7)

上图_ 魏征全身像,取自清刘源绘《凌烟阁功臣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魏征死后遭遇到“有限度”的清算,导致李世民身边再没有敢于直谏的臣子出现了。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朝中自然无人反对。结果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无功而返,虽然人员损失不多,但也耗费了大量军费和作战物资(此战最多算是唐军无功而返,但很多韩国人不仅“冒领”高句丽人为自己的老祖先,还歪曲炮制出此战将李世民一只眼睛射瞎,还一路反攻至大唐境内的荒诞说法,当然纯属YY)。

李世民这才有所醒悟,不由感慨如果魏征在世,恐怕就能阻止自己贸然出兵了。于是又给魏征“平反”并重新给其树立墓碑,这距魏征死后也不过仅仅两年。

对于魏征来说,死后半年就被清算,两年又被平反,不知道是他的不幸中的万幸,还是君主专制政体和自己的命运开的一个不好笑的玩笑呢?

作者:杨上柳下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旧唐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