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年太子,14年皇帝,8年幽禁,又8年皇帝......
1464年2月,病重的朱祁镇常常回想自己这一辈子,五味杂陈。
而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钱皇后。
自己被瓦剌人俘虏时,钱皇后把财物全部拿出来搞营救行动;
自己被幽禁在南宫时,是钱皇后终日相伴,善为劝解,相濡以沫;
自己被幽禁在南宫时,生了六个女儿三个儿子(入南宫前已经有三子三女),这些子嗣和女人要靠钱皇后针线补贴……
钱皇后为自己付出的太多,瘸了一条腿,哭瞎了一只眼......
她太善良!!!
即使景泰的废后汪氏(被降为郕王妃),钱皇后仍像寻常人家的妯娌一般,以礼待之......
也没生个一儿半女。
所以,朱祁镇临终4条遗命的第一条,就是特别叮嘱儿子朱见深:
“钱皇后千秋万岁之后,与朕同葬。”
——朱祁镇担心周氏太野,会发难钱皇后。
02
周氏,是明宪宗朱见深的母亲,昌平农家女出身。
朱祁镇打猎的时候一只兔子窜进了周家,农村人没见过皇帝,全都躲起来了。
周氏当时才十岁,探头探脑的并不惊慌,朱祁镇觉得这小妮子有点意思,就把她带进了宫里,后来生了皇长子朱见深。
朱祁镇复辟之后,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册立周氏为皇贵妃。
这时周贵妃的农村野性就出来了,缺乏教养,又不甘人下。
仗着儿子是太子,母以子贵,就不把钱皇后放在眼里,还纵容太监奏请孙太后,希望改立自己为皇后。
(她觉得婆婆孙太后原来也是贵妃,儿子是太子,就被册立皇后了,自己当皇后是顺理成章的事)
却被朱祁镇骂了一顿,说她“有子骄人”。
不出朱祁镇所料,朱见深刚继位,麻烦就来了。
03
因为按明制,新君在给大行皇帝(对皇帝死后且谥号确立之前的称呼)加尊谥号的同时,也得为其遗孀加尊号。
如果朱见深是皇后的儿子,是嫡子,那么没有任何问题,只需要给钱氏加尊号就行了。
但朱见深偏偏是庶出,所以按惯例除了皇后之外,也得给生母加尊号。
这种情况,之前在明朝出现过一次。
景泰称帝时,先加英宗的生母皇太后孙氏的尊号为“上圣皇太后”,然后加自己的生母吴氏为皇太后。
多了“上圣”二字,表示嫡庶之分。
如果按照这个前例办,本来不会有任何风波,偏偏周氏不依。
朱见深关于议两宫太后尊号的旨意刚送到内阁,周氏的随身太监夏时就前后脚到了,说,钱皇后久病,不足以母仪天下,所以不应该称太后,周贵妃是皇帝的生母应独得太后的尊号。
内阁大臣们心里明镜,这是周贵妃自己的意思。
李贤为内阁首辅,照例先发表意见,他认为英宗的遗诏对后妃的名分已作交代,两宫应该并尊。
李贤说的是祖宗法度。
彭时则从圣贤道理来力争——朝廷所以服天下,在于正纲常、定名分,如果从太后开始就不予遵守、肆意破坏,天下人怎么会服气?
比说大道理,宦官当然不是大学士的对手。
夏时只好回去复命。
04
不久,又回来了,传达了周贵妃的旨意:
“我儿子是皇帝,我就应该是太后,哪会有没儿子还能当太后的人?”
并搬出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独尊孙皇后为太后作为依据。
彭时立刻接过话头:“今日之事与宣德年间不同。胡皇后当时已经让位退居别宫。现在呢,名分俱在,怎么能这么干?”
夏时:“那内阁就替钱皇后写一份让位的诏书嘛。”
彭时冷笑:“先帝在的时候又没有废后,现在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谁敢干?”
先帝爷都搬出来了。
夏时无言以对,就危言恫吓,说彭时肯定是受了钱皇后的好处,心怀二志,欲陷皇帝于不孝。
彭时干脆直接搬出了老祖宗:“太祖太宗神灵在上,谁敢有二心......如果不想让皇帝背上不孝的骂名,就应该两宫并尊。”
李贤也在旁助力争辩......
比说大道理,宦官当然不是大学士的对手。
内阁又赢了。
最终,钱皇后的尊号是“慈懿皇太后”,周贵妃的尊号只是皇太后。
慈懿,仍然有嫡庶之分,让钱皇后压过周贵妃一头。
05
上尊号的风波总算过去。
钱太后辛苦一生,得到她应该得到的荣誉。
但钱太后是个弱者,不敢与周太后争个高低,也不敢召见朱见深,更不敢召见大臣,昭示周太后的不是。
做了四年有名无实的太后之后,钱太后于成化四年(1468)六月去世。
孝庄睿皇后钱氏画像
鉴于朱见深即位之后的两宫并尊,内阁坚持遵照英宗遗命,让钱太后祔葬。
同时为了解除周太后的顾虑,也已经放出了两宫一起祔葬的口风。
但周太后坚决不愿意。
1、没有两位皇后祔葬的先例(担心自己日后就会被挤出皇陵);
2、在尊号上让步心有不甘,想在陵寝的问题上压倒钱太后。
朱见深对母亲的一再发难也感到烦恼,但对近乎蛮横的母后毫无办法。
彭时(此时已经是首辅)等人唯恐朱见深顶不住周太后的压力,反复上疏讲道理,但周太后就是不依。
朱见深左右为难,只得将此事下礼部议,将矛盾公开化。
这一下,热闹了......
06
让礼部廷议,明面上说是朱见深孝心,不忍违背亲妈的意愿,却恰恰将周太后争地位要面子的德行暴露给了文武大臣和天下百姓。
礼部尚书姚夔参加过两宫太后上尊号礼的廷议,对周太后的性格也早已熟知。
他立即召集在京文武大臣及翰林院、科道等官99人议陵庙礼制。
廷议的结果可想而知,主张遵照英宗遗命,以钱太后祔葬裕陵的意见一边倒。
姚夔领衔向朱见深上了请命疏。
朱见深的批复是:
“卿等所言,固是正理,但圣母在上,事有窒碍,朕屡请命,未蒙俞允。朕平昔孝奉两宫如一,若因此违忤,岂得为孝。今当于裕陵左右择吉地安葬,崇奉如礼,庶几两全。卿等其体朕意。”
这就有点秀逗了——反复说自己是孝子,却不说具体意见,还把亲妈推出来当靶子。
当年孙太后何等精明,都不是文官们的对手,何况周太后不过一个乡村野丫头出身。
关键,在文官们看来,这是皇帝在向他们求援啊。
07
于是乎——
翰林院学士柯潜、国子监祭酒邢让,带领32名翰林官及教官上疏,矛头直指周太后;
以魏国公徐俌领衔,35位公、侯、驸马、伯、都督、锦衣卫指挥,也上疏对彭时、姚夔等人的提议进行声援;
接着,以礼科给事中魏元为首的,39名给事中、以河南道康永韶为首的41名监察御史也分别联名上疏;
最后,姚夔领衔,44名包括尚书、侍郎、都御史及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再次上疏。
文武官员一致认为:“以你爸爸的遗命为重,至于*,哪凉快哪待着去。”
上疏之后,包括内阁、五府、六部、九卿、詹事府、翰林院、科道在内,近200名文武官员一齐来到文华门前,上演了大明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官员集体请愿活动。
朱见深见此仗势,只有当灭火队长了,跑到清宁宫,从巳时磨到申时,恳请亲妈顺从人心。
周太后见文武大臣直接A过来了,儿子又不给自己出头,只得表示妥协。
文武群臣跪了大半天,总算为朝廷争了脸面,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各自回府。
根据内阁和礼部的意见,钱太后得了个“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的谥号,葬于英宗裕陵左侧。
“孝庄”什么的倒无紧要,关键在一个“睿”字上。
这是英宗朱祁镇的谥号,合葬的妻子可以有几位,但冠以皇帝谥号的却只能是皇后。
在这一点上,周太后去世的时候,得谥“孝肃贞顺康懿先烈辅天承圣睿皇后”。
但嘉靖十五年(1536年),被朱厚熜除去“睿”字,以别嫡庶。
争了一辈子,最后还是受人摆布。
不过,周太后棋赢一招,就笑到了最——
08
朱祁镇的的裕陵地宫,至今保留着明十三陵里独一份的景象——
地宫保留着三座墓室,英宗居中,钱氏居左,周氏居右。
但是地宫的通道,左边是堵塞的,右边是相通的。
是的,没错,周太后在修建裕陵自己的墓穴时,还是捣了鬼。
PS:
弘治时,明孝宗朱佑樘曾和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一起观看裕陵图,他们一方面认为这是管事太监所为,于理不合;另一方面也认为朱见深就算知道这个事也无可奈何,
朱佑樘就准备打通墓室。
但钦天监认为会震动地脉,影响风水。
且当时周太后还在世,已经升级为太皇太后,朱佑樘不好跟奶奶交待,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