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写出唐朝如何灭亡的标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28 06:17:58

▲开元盛世

他开始变得腐败昏庸,沉迷酒色,不再虚心纳谏,而是宠信宦官,夜郎自大。还放权给安禄山这样的边疆节度使,这使得唐朝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军事力量逐步被瓦解,中央对边境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小,也滋生了周边少数民族的野心。

1、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史思明两人发起的,由于李隆基后期不思进取,沉迷酒色,安禄山在边境拥兵自重,李隆基前期的边疆屯田政策让他们可以不受朝廷俸禄,自给自足。这样一来权力就被节度使把握在手中,安禄山趁此机会起兵造反。由于李隆基十分宠幸安禄山,所以对于这场战争,朝廷没有丝毫防备,所以安禄山很快就进军到长安,直捣龙潭。这场内乱给唐朝的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资治通鉴评价是“百年之祸”,将李唐王朝的政权毁了大半,就算最终被平定,它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修复的。安史之乱也是唐朝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写出唐朝如何灭亡的标志(5)

▲安史之乱

2、藩镇割据

受安史之乱的余威影响,对于参与叛乱的将领朝廷也只是进行安抚,并没有彻底消灭。朝廷不仅要安抚这些节度使,还封了一大堆节度使去重新治理边疆,而节度使得力量就是因为边疆屯田政策而日渐庞大的,所以这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这也导致唐朝迎来了新的隐患——藩镇割据。

3、内乱频发

皇帝新任命的节度使们在稳定了边疆之后,也开始慢慢地滋生出了野心,反正远在边疆,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不用向朝廷纳贡。他们就开始想着攻打周边的藩镇,只为了各种所需的利益,这也使得唐朝中晚期时常发生战争,导致内政一直不稳定。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唐朝皇帝居然也是一忍再忍,直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发动过战争,可惜战争并没有让这些藩镇们收起狼子野心,反而是皇帝向藩镇们妥协,导致藩镇割据进一步加深了。

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写出唐朝如何灭亡的标志(6)

▲唐末藩镇割据

从衰败到灭亡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成为了唐朝彻底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多次战乱中,中央政权变得十分弱小,为了安抚这些藩镇,唐朝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都没有治根治本的方法,以至于后来国库空虚,政权衰落。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藩镇的力量反而日益增强,朝廷所能控制的地区也越来越小,甚至于纳税都纳不了几个城市,唐朝的统治就在这种情况下艰难维持着,而藩镇割据最终的结果就是演变成了农民起义。

1、宦官乱政

到了唐朝后期,就不得不提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朝堂隐患,那就是宦官乱政。宦官的权力有多大呢?举个例子,唐朝最后十个皇帝,有八个都是宦官拥立的。宦官原本是照顾皇帝起居的人,他们在唐朝初期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而说到宦官势力的猖獗,就又得提一遍唐玄宗宠信宦官的事情了,的确是从那时开始,宦官就可以在皇帝面前耳提面命,玄宗皇帝甚至还让宦官高力士去前线指挥作战。从此,宦官就开始参与国家大事,营私舞弊,晚唐时期甚至可以*了皇帝,宦官也成为了国家的一大蛀虫。

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写出唐朝如何灭亡的标志(7)

▲高力士

2、中兴之象

对于国家这么多的隐患,皇帝们也不是无所作为,只不过大部分都是空有雄心壮志,并没有可以与敌人较量的地步,唐朝后期,也出现了几位中兴之主,比如唐宣宗李忱,素有“小太宗”之称,他开创的仁宣之治可以与贞观,开元两大盛世并称。只可惜这一切不过是回光返照,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以及宦官乱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影响,并不是一两个中兴之主可以消除的,而且即便是在宣宗朝,宦官的势力仍然不小。

唐朝后期是一种内忧外患的景象,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这样的烂摊子任谁看了都头疼。何况为了防止宦官的势力进一步加深,文宗时期还爆发了甘露之变,据说是因为当时的军权掌握在南衙宦官手里,北司的文武大臣们想要夺权,就在皇宫发动了内乱,也叫“南北之战”。结果宦官们直接把皇帝抢走当人质,导致这场内乱直接不了了之。也并没有对宦官的权力有丝毫影响。

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写出唐朝如何灭亡的标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