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第二空战王牌波克雷什金与他最爱的美制P-39战斗机
这些物资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最为艰难的1942年,苏联人民以各种形式对盟国援助表示感谢。
1943年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20周年的演说中说到:“如果加上盟国经常提供给我们各种武器和原料这一事实,那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我军夏季战役的胜利。”
1944年5月1日,斯大林又说:“我们伟大的盟国—美国和英国,供给我们极宝贵的战略原料和武器。”
苏联红军
苏联自身雄厚的人力物力,全民动员参战苏联在1938年的国土面积已经达到2240.3平方公里,1940年人口达到了1.94亿,国土内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炭、铁矿石、钼矿、锰矿、铬矿等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而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早早就开始扩军备战,也就是第三个五年计划,军队实力得到大幅增强,军工生产得到完善。
苏联对国内现有的动员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1938年废除民族部队,实行全国统一的兵员补充和服役制度;1939年9月颁布了《普遍义务兵役法》,延长了服役期,至苏德战争开始时苏联动员体制已十分完善,保证了征召工作的顺利进行。
苏联人民在收听苏德战争的消息
在完善的体制运作下,1939年1月1日,苏军的编制人数为194.3万人;1940年6月1日为360.2万人;1941年1月增至420万人,到1941年6月1日已达500余万人。整个二战,苏联前后征召了2760万人参军,其中还有100万妇女。
而且战前两个五年计划间国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国民待遇得到极大改善,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大为增强,再加上德国在苏联的占领区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大肆迫害占领区内的人民群众,激发了这些地区人民反抗德国入侵的热情和决心。
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军民共有11696人成为“苏联英雄”,700万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战斗中的苏军士兵
为了加强战时国家的管理,1941年6月23日,德军入侵后第二天,苏联成立武装力量统帅部。
1941年6月30日,苏联紧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作为战时苏联最高国家机关,实行战时计划经济政策,将国内所有资源都至于国家的直接统领下,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
1941年7月10日,武装力量统帅部改组为总统帅部;8月8日,总统帅部最终改组为最高总统帅部大本营,作为对战争进行战略指挥的主要机构。
同时苏联非常强调军队的使命感,为加强对军队的领导,苏共向前线派去了150万名党员和350万名共青团员,战争期间,苏共吸收了531.9万名党员,这些人在战争中起到了极大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