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相信大家在看古装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在古代的封建地主或者贵族阶级中,几乎每一个人除了有一个“正妻”以外,都还会另外“纳”几房“小妾”,与我们现代的婚姻制度截然不同。那么问题来了,在真实的封建历史中,古代封建时期的“纳妾”现象真的很普遍吗?这种“纳妾”制度又是怎么出现的?它又是怎么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呢?
《宰相刘罗锅》中和珅的妻妾等和珅吃饭剧照
古代的“纳妾”现象有多普遍?就好比在古装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个描写清朝大臣“和珅”吃饭穷奢极侈的镜头,画面中同桌而坐的那几位女子,就都是“和珅”的“小妾”。
虽然这个镜头仅仅只是电视剧中的一个画面,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清朝大臣和珅除了迎娶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以外,确实是还另外“纳”了“玛丽、纳兰、吴卿莲”等八房“小妾”。
大家想啊,和珅作为一个臣子都能“纳”八个“小妾”,其他的大臣会没有吗?肯定是有的。《大清律例·户律》中也明确指出了清朝的婚姻制度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换句话来讲,只要“家有余粮”,就可以在迎娶了一房“正妻”以后,再另行收纳多名“妾室”。
除此以外,据《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九年》中的记载:“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
意思就是在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可以迎娶九个“老婆”,这其中就包括“妻”以及“妾”,虽然数量上有所限制,但数量也达到了九个之多。
而且,这都还只是下了聘礼的,其她没有下聘礼的“小妾”,那数量可就不一定了。
古代“封建地主”同时纳三房“妾室”示意插图
就好比晚清文人“徐珂”在他编撰的《清稗类钞·讥讽类》中提到:“一夫多妻,为数千年来之旧俗,……而诸侯、大夫、士庶,亦莫不有妾。晚近富贵之家,恒有姬侍,多者至数十人,粤中尤甚。"
说的就是“纳妾”制度已经在华夏文明中延续了数千年,上到“诸侯、大夫”,下至士子、庶民,几乎都会“纳妾”,其中富贵人家所纳的“小妾”数量,更是多达数十人。
其实,单凭以上这些案例,就已经足以证明古代的“纳妾”现象十分普遍了,但是笔者却在明朝的历史典籍中发现了一条更有意思的。
据《明会典·律例四》中的记载:“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另娶。违者笞四十。”
意思就是在明朝时期,如果一个人结婚以后一直生不下孩子的话,等他到了四十岁那年,就必须要另外再迎娶一位“小妾”,直到生下“子嗣”为止。同时,如果这个人不情愿或者拒不纳妾的话,就要接受“鞭笞四十”的惩罚。
这“鞭笞”,指的就是用“鞭杖”或者“竹板”抽打人的“脊背”,在古代乃是一种十分残酷且常见的刑罚制度,因为人体弱而被“鞭笞”到“重伤”的案例也绝不少见。
换句话来讲,明朝的统治者已经把“纳妾”制度视为了一种硬性规定,虽说有条件限制,可是由于古代“医疗技术”落后,女性不孕不育的比例其实也是很高的,这也就从侧面间接证明了明朝百姓的“纳妾”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就好比古代的帝王,又有哪个不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的呢?并且,就算是这些帝王自身不愿意纳妾,那些皇室宗亲也不会同意的,俨然已经把“后宫佳丽三千”当成了“封建帝王”所必备的一个特征。
毕竟在这些皇室宗亲的眼中,帝王的“香火”是否繁盛,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帝王自身,而是代表着政权是否能一直延续下去的根基所在。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纳妾”制度的出现,又使其变得“普遍流传”的呢?众所周知,世间的万事万物从“出现”到“普遍流传”的过程,基本上都摆脱不了从“雏形”,再到“发展”以及最终的“普遍流传”等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