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为什么不能统一,李存勖失败的真正原因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09 13:11:17

【画江湖李嗣源】

正是李存勖的不信任,才使得兄弟两人走向了对立,以至于兴教门之变前,李嗣源本是奉李存勖之命前去邺都平叛,最后李存勖却将其逼到了造反自保的程度。

六、选拔人才以门第为标准,重门第,胜于才能

站在李存勖的角度去考虑,以门第出生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可以换取门阀世族的支持,这确实有助于帮助他在和朱温的斗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但在选人才这件事上,将门第看得比才能更重要,这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是一件非常不利于组织长久发展的事情。

隋唐时期,之所以要用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便是因为科举取士可以为朝廷筛选出具有真凭实料的人才。

李存勖选拔出的三位出身名门的宰相韦说、赵光允、豆卢革,都属于出身显赫,却才不配位的类型。

韦说:韦说性谨重,奉职常不造事端。时郭崇韬秉政,韦说等承顺而已,政事得失,无所措言。

赵光允:光允生于季末,渐染时风,虽欲跃鳞振翮,仰希前辈,然才力无余,未能恢远。

豆卢革:革自作相之后,不以进贤劝能为务,唯事修炼,求长生之术;尝服丹砂,呕血数日,垂死而愈。——《旧五代史》

李存勖为什么不能统一,李存勖失败的真正原因(9)

【图片仅供参考】

从史料记载李存勖选拔的三位出身显赫的丞相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后唐朝堂上的隐患相当严重。

总结

唐庄宗李存勖本有机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兴之主,但他在即将功成名就的前夕,便开始疏于朝政,提前过上了沉迷享乐的生活。

他的种种行为导致大臣和百姓渐渐对他失去了信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庄宗这名曾经想要挑战恶龙的孤胆英雄,却最终成为了百姓心中的恶龙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2】《资治通鉴·后唐纪》

【3】《新五代史·唐本纪第五》

【4】《新五代史·伶官传》

【5】《新五代史·前蜀世家》

【6】《旧五代史·世袭列传》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